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
2月20日,2024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召开,现场公布了2024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获奖名单,济南市长清区齐长城遗址入选。
2024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获奖名单:莱西市西老庄遗址、临沂市河东区毛官庄遗址、济南市长清区齐长城遗址、滕州市母祖山采石场遗址、阳谷县东张遗址。
齐长城是东周时期齐国修筑的重要军事防御系统,西起济水、东连大海,跨越山东中部的泰沂山脉,全长640余公里,途经7个地市17个县区,是中国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早期长城。齐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掘区航拍图,上为东)
本次济南市长清区齐长城遗址发掘属于齐长城的首次主动性考古发掘,发掘单位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地点位于平阴故城的东南1.5公里处,平阴城西临济水,北有卢邑,南有谷城,东有邿国,《左传》《清华简》、骉羌钟铭等文献均有记载,齐长城属于齐国西部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解决齐长城的年代和建筑特点等问题,进一步完善齐长城的防御体系,考古队选择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大街村南的齐长城广里村北段进行发掘。发掘区位于齐长城源头东部,陡岭和珠珠山之间,西距齐长城最西端约800米,均为土筑长城。
本次发现的早晚两期长城,理清了不同时期齐长城的构造特点和分布关系,为判断长城的建筑年代提供了直接证据。特别是早期墙体(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和晚期墙体(战国时期)的叠压关系,为齐长城的分期与功能演变提供了重要实证。这也进一步弥补了文献记载造成的历史缺失,理解了齐国设置平阴城在济水沿线加强防御的重要战略意义。
作为我国现存年代最早、保存状况最好的早期长城,齐长城不仅是东周时期齐国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东周至战国时期区域政治格局的重要线索。从春秋到战国城墙建筑方式的演变,展示了中国长城从局部控制向整体成熟防御体系发展的轨迹。同时,齐长城的布局、选址和附属设施的建造反映了齐国高超的军事规划水平和应对外部威胁的策略。其与平阴城的紧密联系,更说明齐长城不仅承担了防御功能,还在重要交通枢纽上发挥了战略控制作用。
齐长城作为东周长城的代表,其研究对厘清中国长城体系的起源和发展路径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次发掘也用事实证明了齐长城是长城最早的起源地。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