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平台。
随着数字经济对会计职业的深度重塑,贵州工商职业学院以“数智化会计工作坊”为核心,创新构建“实体运营+岗位实战”教学模式,将企业真实业务融入课堂,实现学生从“技能学习”到“职业胜任”的无缝衔接。该模式运行三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对口就业率突破80%,相关经验获教育部供需对接项目立项,成为区域职业教育改革范本。
硬核投入:打造“1库1坊”数智化实践平台
设备与资源升级。投资500万元将传统会计工厂升级为现代化数智工作坊,引入财务云、RPA机器人、Power BI等智能工具,建成覆盖6大行业、48家企业真实业务的实践资源库,涵盖业财一体处理、财务大数据分析等前沿岗位技能。
校企深度协同。与贵州永上财务咨询公司等企业共建“业财一体信息处理岗”“企业决策管理岗”等数智化岗位,将行业标准、实战案例直接嵌入教学流程,实现“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零时差对接”。
模式创新:实体化运营激活实战育人
“内部招投标”驱动真实业务。工作坊模拟实体公司运行,设置业务部等4个部门,承接企业真实业务后发布内部招标公告,师生组建财务团队竞标。中标团队需完成从税务申报到财务分析的全流程任务,企业导师全程参与结果审核,确保业务处理合规性。
现代师徒制分层培养。角色进阶:学生从“学徒”逐步成长为“大师兄”,教师从“师傅”转型为“财务顾问”,企业专家兼任“实践导师”;三方共育:学生实操、教师指导、企业审计的三维评价体系,强化数据分析、经营诊断等增值服务能力。
成效显著:就业与教学双丰收
学生竞争力跃升。近三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8%,对口就业率80%,优秀毕业生自主创业成立财务公司,反哺母校实习就业生态;学生团队完成电商、物流等领域48家企业实战项目,获企业评价“业务处理效率媲美在职员工”。
专业建设与师资突破。专业获教育部2项供需对接项目立项,人才培养方案入选省级示范案例,建成2门省级精品课程;教师双师比达80%以上,年均赴企业实践超2个月,获省级教学能力大赛奖二等奖,发表教改论文30余篇。
行业评价与未来规划
贵州永上财务咨询公司负责人王磊表示:“工作坊学生熟练运用RPA完成自动化报税,数据分析报告直接用于企业决策,真正实现了‘毕业即上岗’。”
下一步,贵州工商职业学院计划将该模式推广至中西部院校,并探索大数据新技术在财务实训中的应用,持续引领会计职业教育数智化转型。(图/文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