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十年,基于美军丰厚的实战经验以及相关的文化产品的宣传,在许多亲美人士看来,美制武器就是尖端技术的代名词,美国军队的战斗力也独步全球。但近些年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却踏踏实实地打了他们的脸,以至于让不少人都大跌眼镜,原来美国也会在武器研发上吹牛,原来美国也会在武器装备的指标上造假。在近期,美国方面又宣布叫停了下一代洲际弹道导弹的开发,却反而让不少中国人有些“懵圈”。



美国叫停洲际导弹开发,中国懵了?

根据多家媒体的报道称,美国五角大楼在2月11日喊停了下一代固体燃料洲际导弹LGM-35A“哨兵”的开发工作,并撤销了先前对于导弹自身进入原型弹制造的相关许可,理由是针对部署这一型导弹所需要的设施建设项目严重超支,总额达到了骇人听闻的1400亿美元,比2020年项目启动之时的预算超过80%,美军计划将在设施建设上引入“竞争机制”,而非由诺格公司来单方面承建。



尽管从程序上看,美国方面重新招标建设方非常合乎常理,但从美国政府内部各个党派之间的政治扯皮,以及背后的利益输送关系上而言,这项“招标”恐怕会持续非常长的时间,因为这涉及了美国的立国之本战略核导弹。如果这个消息属实,势必将大幅影响到“哨兵导弹”的开发进度,美军下一代陆基战略核导弹形成战斗力的时间将大幅延期。

面对来自美国方面的这一重大消息,中国似乎也表现得有些蒙圈,没有做出任何的正面回复。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目前所装备的东风41型洲际弹道导弹,在技战术上就是对标美国的这一款最新型的“哨兵”导弹。



中国的科学家们铆足了劲,想要看一看美国人在最终究竟会研发出个什么东西,如今美国人却大手一挥,宣布导弹研发暂停,这不亚于就是一场晴天霹雳。



中国为何如此关注美国的核力量?

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在冷战结束之后,美国用于投射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载体,均在1960年代所研发的“民兵”导弹的基础上改进而来,至今已迭代三代,服役年限已经超过60年,核弹头算是换了一茬又一茬,就是这个载体一点也换不了,美国政府每年还要为此拨款,大量的经费用于维护这些冷战古董,所以在2014年,美国空军启动了“哨兵”项目。



按照美国过去以往的惯例,每当老一代装备完成迭代之后,往往会对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产生碾压性的优势。所以,“哨兵”导弹在指标上也非常的唬人,不仅最大射程超过了13000公里,打击精度也达到了120米以内,既能够携带分导式多弹头,还能用于搭载HGV高超音速滑翔弹头,如果这些设计细节能够全部落地,将会让美国拉平在弹道导弹技术上与中国产生的差距。

因此,对于美国人新一代的“哨兵”导弹,中方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甚至在该项目还没有完全公开的2019年,就火急火燎地将还没有列装部队的东风41连车带弹拉上阅兵场,向美国展示中国新时代的战略核威慑力量,以实现“对等威慑”,实现中美两国的核态势平衡。

可事到如今,中国的东风41已经遍地开花,新一代的东风51也犹抱琵琶半遮面,可美国的“哨兵”却因为有弹无井而苦恼,这不由得让人心生疑虑,“哨兵”导弹难道是一个“烟雾弹”?甚至在中国国内的民间互联网上还有舆论声称,美军的“哨兵”导弹,就是用来忽悠中国的假项目,给现在的“民兵3”导弹延寿才是最大的当务之急。



美国的忽悠有多离谱?

实际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想法,主要原因也不是出在中国身上,而是出在美国自身。

一个极其典型的案例,就在去年年末,中国公布六代机之时,美国五角大楼的“鸡飞狗跳”。现阶段,第五代战斗机的概念和标准均由美国提出,甚至F22本身也是20世纪90年代的产物,没有人会对美国的航空实力发出质疑,对美国发布的关于NGAD六机的一些指标,全世界都深信不疑。



可在具体的落实上,美国却拉了大胯,在NGAD因为项目超支被空军部长喊停之际,中国却公布了两款六代机,引发国际舆论的一片哗然:美国人还在造PPT,中国人怎么把实机给造出来了?同时,随着更多信息的曝光,美国已经有的一些武器,也宣告“神话破灭”。

例如F22的升力系数,并没有达到所宣传的2.0的标准,但中国的歼-20却是朝着这一目标所迈进。同时,F22所使用的F119发动机,推重比也没有达到所宣传的10,可中国的涡扇15,却是实打实地做到了10。

更远的还有美国潜艇特种钢造假事件,F22作战半径“注水”事件。如今,在洲际导弹这种国之重器之上,同样的情景再次上演,也不免让中国的民众和科研人员有些“懵逼”。



实际上,从这我们也能看出,在1991年冷战结束的20多年时间当中,美国整体的科研氛围以及美军的作战能力形成普遍朝着“务虚”的方向去发展,而非是像在冷战时代的高压态势下产生的极端“务实”思想,这背后所体现出的,一个是美军腐败已经烂到了根子里,另一个则是美国的创新能力已经全面下滑,才出现了中国在无意间超越美国的这种意外事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