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现在想起当时刚怀孕的那段日子,我偶尔还会摇头苦笑。
都怪我太想当个完美儿媳,结果被婆婆以「教导年轻人理财」为借口,控制了我和老公的全部收入。
因为放弃工作在家待产,每次想买东西,我不得不向婆婆递交「申请报告」。
还好我偶然发现了婆婆价值十几万的秘密,否则那种窒息的生活不知要持续多久。
01
我叫林小雨,今年33岁了,在一家外企做市场策划。
回想起五年前认识张明的情景,仿佛还在昨天。那时我28岁,刚从上一段感情的阴影中走出来,对感情有些抵触。
「小雨,别总窝在家里啦,周末陪我去参加个同学聚会呗?」闺蜜李琳在电话那头央求着,「大家都说好久没见到你了。」
我本想拒绝,但架不住李琳连番轰炸,最终还是妥协了。这一去,倒是歪打正着,让我遇见了现在的丈夫张明。
我出生在江南一个小村庄,家里并不富裕。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一辈子没出过远门。
从小学到高中,我都是村里出了名的「读书狂」。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赶往十里外的镇上学校,晚上打着手电筒复习功课,直到半夜。
高考那年,我终于如愿以偿,考入了省会城市的重点大学。
大学期间,我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他叫陈洋,是经济系的校草,家境优渥,性格开朗。我们从大二开始交往,一路走到了毕业季。
「小雨,毕业后咱们一起留在城里吧,我爸已经给我在他朋友的公司安排好了工作。」陈洋曾信誓旦旦地承诺。
我相信了他的话,拒绝了家乡一个稳定的工作机会,选择了留在这座城市打拼。然而,毕业仅三个月后,我就发现陈洋和他高中时的青梅竹马重新走到了一起。
那段时间,我几乎失去了对爱情的信心。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拼命加班,只为不让自己有时间去想那段痛苦的回忆。
一次同学聚会上,张明作为李琳男友的同事被带来凑数。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安静地坐在角落,与周围热闹的氛围格格不入。
「这位是张工程师,我们公司技术部的骨干。」李琳的男友这样介绍道。
聚会结束后,我正准备离开,发现手机没电了。张明主动借给我充电宝,还等我叫到网约车。
「不用麻烦了,我自己可以的。」我有些不好意思。
「夜已经深了,我不放心你一个人等车。」他声音温。
后来,我们加了微信,开始断断续续地聊天。他不像其他男生那样急于表白或约会,而是慢慢地分享自己的生活、工作和思考。
三个月后,他才小心翼翼地问我:「周末有空一起去看展览吗?」
那是一个关于乡村记忆的摄影展,看着照片中熟悉的田野和农舍,我不禁红了眼眶。张明静静地站在旁边,递给我一包纸巾,没有多问。
就这样,我们的感情在平淡中渐渐升温。我喜欢他的踏实和善良,也欣赏他对工作的专注与热情。
一年后,我们决定步入婚姻的殿堂。
02
结婚那年,房价突然暴涨,我和张明原本看中的一套小两居,价格一下子提高了近百万。
「要不,我们再等等吧,多攒些钱再买。」我提议道。
张明有些为难:「可是我爸妈那边...他们一直盼着抱孙子。」
最终,我们决定先在张明父母家暂住一段时间,一边省下房租,一边攒钱付首付。
张明的父母住在老城区一套120平米的房子里。他父亲退休前是中学校长,母亲曾是一家国企的会计。
「小雨,你和明子就住东边那间主卧吧,采光好,还有独立卫生间。」张父热情地安排道。
搬进去的第一天,我发现婆婆已经把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还换上了新的床单被罩。
「这些都是纯棉的,睡着舒服。」婆婆边说边整理床角,「你们年轻人工作忙,家里的事就不用太操心了。」
听到这话,我心里一阵暖意,暗自庆幸有这么贴心的公婆。
公公是个开明的长者,喜欢看书下棋,闲暇时常跟我聊起他年轻时的见闻和思考。
他对生活要求不高,唯一的「奢侈」就是每天下午必须喝一杯上好的龙井,泡出来的茶色泽清澈,香气宜人。
「爸,我周末去西湖那边,给您带了新茶回来。」每每我这么说,公公都会笑得合不拢嘴。
相比之下,婆婆张淑华则是个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她每天早上必去菜市场,和摊贩讨价还价,只为省下几块钱。
「现在青菜贵得很,我今天走了三个摊位,才卖到这个价。」婆婆经常这样念叨。
家里的每一笔开支,婆婆都记在一个厚厚的账本上,分门别类,清清楚楚。
「小雨,你看,这个月电费比上个月少了二十多,咱们省着点用,积少成多啊。」婆婆骄傲地给我看她的记账本。
我本以为这只是老一辈人的节俭习惯,直到后来才发现,这种精明远不止表面那么简单。
婚后第三个月,我发现自己总是莫名恶心,胃口也变得古怪起来。
「明子,我可能...」我指了指自己的肚子,有些害羞地说。
张明立刻放下手中的文件,惊喜地看着我:「真的吗?我们去医院检查一下吧!」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去了医院。经过B超和抽血化验,医生确认我已经怀孕六周了。
「恭喜你们,预产期是明年3月初。这是孕期食谱和注意事项,记得按时复查。」医生微笑着递给我一沓资料。
回家的路上,张明小心翼翼地扶着我,仿佛我随时会碎掉似的。
「慢点走,别着急。」他紧张兮兮地说,「要不要先坐下休息一会儿?」
我忍不住笑出声来:「我只是怀孕了,又不是生病了,不用这么紧张啦。」
回到家,我们迫不及待地告诉了公婆这个好消息。
「太好了!」公公激动地站起来,「我就知道你们年轻人肯定不会让我们等太久。」
婆婆闻言也露出了笑容,但很快又板起脸来:「既然怀孕了,就得注意饮食起居。小雨,从今天开始,你就别碰凉的东西了,晚上也不能熬夜。」
张明连连点头:「妈,这方面您经验丰富,以后就要多多仰仗您了。」
听到儿子这样说,婆婆的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随着孕期的推进,我开始感到越来越疲惫。原本忙碌的工作也变得力不从心,常常加班到很晚。
一天晚上,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发现公婆和张明正在餐桌前严肃地讨论着什么。
「小雨回来了,咱们正好一起聊聊。」看到我进门,婆婆示意我坐下。
公公清了清嗓子:「小雨啊,我和你婆婆商量了下,看你现在这个样子,工作太辛苦了,不如...」
「不如你辞了工作,在家安心养胎。」婆婆接过话头,「孩子出生后,我可以帮你们带,这样你也能早点恢复身体。」
我一时不知如何回应,张明则满脸期待地看着我。
「妈的建议挺好的,你看你最近总是那么累。公司那边我相信会理解的。」
「可是...我的工作...」我有些犹豫。我热爱我的工作,而且刚刚接手了一个重要项目。
婆婆摆摆手:「工作永远都有,但孩子的成长却只有一次。我带大明子的经验可丰富了,保证把咱们家的小宝贝照顾得妥妥的。」
见我仍有顾虑,婆婆压低声音说:「当然了,照顾孩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如果你们觉得合适,我倒是有个小小的建议...」
「什么建议,妈您说。」张明急切地问。
「既然小雨不工作了,家里就只有明子一人的收入。为了更好地规划家庭开支,不如...把工资卡交给我统一管理?
这样我也能帮你们省下一笔可观的积蓄,将来给孩子当教育基金。」
婆婆的话让我心头一紧,但看到张明点头如捣蒜的样子,我只能勉强同意。
「好吧,既然这样...我明天就去公司申请辞职。」
那一晚,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总觉得自己做了一个可能会后悔的决定。
03
辞职后的第一个月,张明如约将工资卡交给了婆婆。
「妈,这是我的工资卡,密码是我的生日。」张明恭敬地双手递上银行卡。
婆婆接过卡,满意地点点头:「放心吧,妈会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你们年轻人不懂得理财,等以后你们有了积蓄,就会感谢妈的。」
起初,我以为婆婆只是想帮忙管理家庭开支,没想到她竟然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家庭财务制度」。
「小雨,来,这是我给你准备的记账本。」婆婆递给我一个精致的笔记本,「以后你需要买什么东西,先在本子上记下来,写清楚用途和预算,我来审核。」
我惊讶地看着婆婆:「这...有必要吗?」
「当然有必要!」婆婆信誓旦旦地说,「我做了一辈子会计,最清楚钱该怎么花了。现在物价这么高,又要攒钱买房,再加上以后孩子的教育费用,每一分钱都得精打细算。」
张明站在一旁,笑着说:「听妈的准没错,她管钱可有一套了。我爸退休后的养老金都是她在打理,这些年竟然还有结余。」
看着丈夫和婆婆一唱一和的样子,我只能暂时接受这个安排。
「行,那就试试看吧。」我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婆婆的「审批制度」比我想象的还要严格。
第二天,我想买本孕期保健的书籍,价格是58元。按照要求,我在记账本上写下:「孕期保健书籍一本,58元,用于了解孕期注意事项。」
婆婆看后皱起眉头:「这种书有必要买吗?现在网上信息那么多,随便搜搜就有了。再说了,有什么问题问我就行,我可是过来人。」
「但是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我想看看专业的书...」我试图解释。
「不行,这笔支出不合理。」婆婆斩钉截铁地说,「你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养胎,其他的事情都可以靠边站。」
我只好作罢,但心里已经开始不舒服了。
几天后,我的孕吐加剧,想买些酸梅来缓解不适。
「酸梅500克,约20元,缓解孕吐。」我在本子上认真地写道。
这次婆婆倒是爽快地同意了,但她没有给我钱,而是自己去买了一小袋回来。
「给,我讲价只花了12元,又省下8块钱。」婆婆得意地说。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在这个家里似乎失去了经济自主权。
每一次消费,不论大小,都要经过婆婆的「审批」。有时候即使获得同意,婆婆也会亲自出马,只为了讨价还价省下几元钱。
「小雨,你看我多会过日子,这个月光是买菜就比你预算的少花了200多。」婆婆炫耀似的向我展示她的「战果」。
我笑笑没说话,心里却越来越不是滋味。
随着孕期进展,我和婆婆之间的摩擦也越来越多。
每次我想和张明商量这事,他总是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
「明子,我觉得咱们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你妈管得太严了,我连买瓶洗发水都要写申请...」一天晚上,我终于忍不住向张明倾诉。
张明揉了揉太阳穴:「小雨,你就体谅一下我妈吧。她那一代人经历过苦日子,所以特别节俭。再说了,她这不也是为了我们好吗?」
「可是...」
「我这段时间工作特别忙,公司新项目刚启动,每天加班到深夜。你就别再给我添乱了,好吗?」张明略带烦躁地打断我。
看着丈夫疲惫的脸,我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对不起,是我不够体谅你。」我轻声说,「你忙你的吧,我会和妈好好相处的。」
张明露出感激的笑容,在我额头上轻轻一吻:「谢谢你的理解。等忙过这阵子,我一定好好补偿你。」
然而,那个「忙过这阵子」似乎永远不会到来。
张明的工作永远有做不完的项目,开不完的会议。
每当我想谈家里的事情,他总是一副「公司快被累垮了」的样子,让我不忍心再多说什么。
慢慢地,我发现张明似乎很享受这种「两不管」的状态——不用管钱,也不用管家务,只需要按时上下班就好。
而我,则被夹在婆婆的严格控制和丈夫的逃避之间,越来越感到窒息。
在经历了几次无果的争论后,我决定暂时接受这种生活。
「算了,忍忍就过去了。等孩子出生,我重返职场,一切就会好起来的。」我常常这样安慰自己。
为了维持家庭和谐,我开始学着适应婆婆的管理方式。每天早上,我会在记账本上详细列出当天可能的开支;每周末,我会把所有收据整理好,交给婆婆核对。
婆婆对我的「配合」非常满意,有时还会「奖励」我一些小钱。
「小雨,这个月你很节约,妈奖励你200块钱,想买什么就买吧,不用报备了。」婆婆有一次这样对我说。
我接过钱,感到既可笑又无奈。曾几何时,年薪十几万的市场策划,现在竟然因为200块钱而感到「幸福」。
公公似乎察觉到了我的不适,有时会悄悄塞给我一些零用钱。
「小雨,拿着,买点你想吃的。」公公趁婆婆不在时,塞给我500元,「你婆婆她就是这个性格,你多担待些。」
我感激地接过钱,但并没有花。这钱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怜悯,提醒着我在这个家中的尴尬处境。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心里的郁闷也一天天积累。我开始期待孩子的出生,期待重返职场,期待一切恢复正常。
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跟人开玩笑,就在我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的时候,一个意外的发现彻底打破了我的认知。
04
转眼间,我已经怀孕七个月了。眼看着预产期越来越近,我开始为宝宝的到来做准备。
一天,我在手机上浏览婴儿用品,看到一款进口婴儿床正在特价,原价3999元,现在只要2499元。
「这个价格真的很划算了,而且质量好,安全系数高。」我喃喃自语,随即在记账本上认真地写下这笔预算。
婆婆看到后几乎跳了起来:「2499?买个小床就要花这么多钱?疯了吗?」
「妈,这款婴儿床是环保材质的,没有甲醛,而且带有防护栏,孩子翻身也不会掉下来。」我耐心解释。
婆婆不以为然:「那些都是商家的噱头!当年明子睡的婴儿床我花了不到200块钱,不照样长得好好的?」
「可是那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不行!这个绝对不行!」婆婆态度坚决,「我堂弟家上个月刚添了孙子,他们家的婴儿床还没怎么用过,我去跟他们借来不就得了。」
「借别人用过的?」我有些不安,「这...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省下这2000多,够给孩子买多少奶粉了。」婆婆不容置疑地说,「你啊,就是不懂得持家的道理。」
无论我怎么解释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性,婆婆就是不为所动。最后,她甚至拿出了杀手锏:
「如果你一定要买这么贵的床,那就自己想办法凑钱吧,我是不会批准的。」
我气得浑身发抖,但为了肚子里的孩子,我不得不强忍怒火。
婴儿床的争执只是个开始。随后,我列出的婴儿用品购买清单几乎被婆婆全盘否决。
婴儿推车?「我背着明子满街跑都没问题,买什么推车。」
婴儿监视器?「有我看着,需要那玩意干嘛?」
婴儿游泳圈?「小盆子里洗洗就行,整那么多花里胡哨的。」
每一次讨论都以争吵结束,每一次争吵后我都感到心力交瘁。
有一天,我在网上订了一箱纸尿裤,准备囤货。结果包裹到了家,婆婆直接让快递员退回去了。
「妈!那是我订的纸尿裤!」我看到快递单时,气得直跺脚。
「什么纸尿裤,那都是骗人的玩意儿!」婆婆不屑地撇撇嘴,「我都准备好尿布了,洗洗晒晒多干净。」
「现在谁还用尿布啊!裹着尿布,孩子容易得红屁股,而且不透气...」
「我带明子就是用的尿布,他哪里有什么红屁股了?」婆婆寸步不让,「你们这些年轻人,就知道被广告忽悠!」
我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妈,我知道您是为了省钱,但有些事情不能只看价格啊。现在的育儿理念和以前不一样了...」
「什么新理念,都是歪理邪说!」婆婆猛地站起来,「告诉你,在我这个家里,孩子就按我的方法带!你要是不乐意,等你们买了房子,搬出去自己折腾去!」
这句话重重地击在我心上,让我一时语塞。
「可是...」我刚想反驳,肚子里的宝宝却突然踢了一脚,仿佛在提醒我不要激动。
我深吸一口气,暂时妥协了。但这次冲突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
婆婆的节约,到底是真为我们好,还是另有原因?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张明早已发出均匀的呼吸声,而我的内心却如翻滚的波涛。
我拿起手机,打算刷会儿短视频分散注意力。无意中,我点开了小区业主群,想看看有没有二手婴儿用品可以购买。
滑动页面时,一个帖子的标题突然吸引了我的注意:「请问有人认识紫竹花园5栋的张阿姨吗?听说她的手工皂超级好用!」
紫竹花园5栋,正是我们现在住的地方。而张阿姨...难道是指婆婆?
出于好奇,我点开了帖子。
「上次在富华商场的手工艺品展上买了张阿姨做的玫瑰精油皂,真的特别好用!听说它家的精油都是从法国进口的,难怪价格不菲。有知道她联系方式的吗?想再买一些。」
评论区里,有十几条回复,都在称赞这位「张阿姨」的手工皂质量上乘,还有人晒出了购买的照片。
照片上的包装精美,带有烫金标签,一看就不是普通的手工制品。更让我震惊的是,标签上的品牌名赫然写着:「淑华手作」——淑华,正是婆婆的名字!
我的心砰砰直跳,继续往下翻看评论。
「张阿姨不只做手工皂,她的护肤品系列也很棒!尤其是那款玫瑰精华,比专柜的还好用。」
「价格是贵了点,但绝对值这个钱。毕竟原料都是进口的高端货,听说她儿媳妇在外企工作,专门帮忙从国外带的。」
看到最后一条评论,我差点笑出声来。
我在外企工作是真的,但从没帮婆婆从国外带过任何东西!
我越看越惊讶,原来一直在我面前装节俭的婆婆,背地里竟然是个小有名气的手工皂制作者,而且看这价格,绝不是普通的家庭副业。
带着疑问,我开始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淑华手作」。很快,我就在一个小众电商平台上找到了这个店铺。
店铺装修得极为精致,主打「纯天然、高端定制」的手工皂和护肤品。最让我震惊的是,店铺的月销售额居然高达三万多元!
「淑华手作玫瑰精油手工皂,128元/块」
「淑华手作薰衣草舒缓喷雾,299元/瓶」
「淑华手作茉莉花瓣面膜粉,599元/罐」
看着这些价格不菲的产品和它们的销量,我不禁倒吸一口冷气。按照这个销售额计算,婆婆每个月至少能赚1-2万净利润。
而她,却一直以「家里经济困难」为由,控制着我和张明的每一分钱,甚至不允许我们为即将出生的孩子买必要的用品。
我又点开了店铺的评价区,发现最早的评价可以追溯到三年前。
也就是说,婆婆的这个「事业」已经运营了至少三年,早在我嫁入这个家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我的心情复杂到难以形容。
一方面,我佩服婆婆的商业头脑和执行力;另一方面,我又为她的欺骗感到愤怒和受伤。
就在我浏览店铺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VIP客户群的二维码。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扫码加入了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