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看一首词: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是我18岁时候最爱的词之一,当时真的很喜欢其中的意境,觉得句子很美,经常默写下来,一句一句地揣摩。
我们看第一句,驿站是古代专门供驿马传递信息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居所,类似旅馆,包含食宿。驿站通常是在道路交集的地方,而驿外则往往意味着荒僻、冷清,在这样的地方,有梅花在默默开放。
所谓寂寞,是陆游的主观想法,他觉得幽梅无人关注和关心,肯定是寂寞的。
你来看它时候,它就被你赋予了感情色彩。
黄昏时分,风雨来袭,一株梅花自生自灭,孤苦伶仃,其中的味道称得上“黯然销魂”了。
它从来没有努力同百花争奇斗艳的想法,就像是陆游从来缺乏跟同僚争权夺利的欲望一样,然后,哪怕他不争,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别人找你麻烦怎么办呢?一任群芳妒而已。
不管别人怎么嫉妒和中伤,他依然故我。哪怕花被风雨打落成泥,遭受践踏,但其清香仍然会留在世上。这就是说陆游不会苟且,不管境遇如何,他的品格是不会变的。
以物喻人,以词言志,陆游这首词确实意境很美,但究竟有些“向隅而泣”的悲观和消极色彩。
同样是写梅,为什么可以超过陆游?
总共四十四个字,如果你来写,你觉得你能够写得比陆游更好吗?恐怕很难,我试过,根本没法同陆游比。不管形式还是内容,都差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