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班学生踊跃举手发言。


智慧班学生点击平板电脑抢答。

借助智慧云平台,山区学生享受到北京顶尖学校的教学资源;利用“翻转”课堂模式,把课堂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目前,一场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的生动实践正在明溪县城关中学展开。

近年来,三明市明溪县积极响应国家教育现代化号召,城关中学携手北京四中网校(爱学派平台),先行先试,实施智慧翻转课堂2.0模式,利用信息技术跨越地域、时空,补齐山区教育短板,为全县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合作共促

让山区教育更“亮”

“智慧班是什么?”“翻转课堂是什么?”“能否提高孩子的成绩?”2023年9月,在明溪县教育局、教育发展促进会支持下,城关中学与北京四中网校开展合作,进行智慧教学翻转课堂试点。面对城关中学发布的智慧班招生公告,小学升初中学生的家长发出疑问。

如今,通过一年多的合作实践,城关中学升级打造了独立的智慧教室,两个智慧班得到家长的认可,迈出教育现代化在明溪县普及的第一步。

“智慧翻转课堂利用信息化工具,将‘先教后学’倒置为‘先学后教’,打破以往课堂上教师‘猛灌猛填’、课后学生‘猛练猛写’的传统教学模式。”日前,城关中学副校长、智慧翻转课堂负责人邱书涵向记者介绍,通过打造合作探究、思维碰撞的高效、互动、智慧课堂,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批判性思维、沟通表达等综合能力,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精准教学的教学目标,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两校协作共促,点亮山区孩子成才路。“作为明溪人,我切身感受到明溪县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北京四中网校驻三明负责人李粒老师介绍,北京四中网校成立于2001年,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大量北京四中优质的教学资源,并构建了一套成熟的智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缩小山区与一线城市的教育差距,以数字化转型助推县域中学逐步实现教育现代化。

“初中教育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推理、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显著提高,而智慧翻转课堂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学习等核心素养为目标,与城关中学培养理念一致。”城关中学校长谢珩说,学校依托北京四中网校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教师接触前沿教育理念,让学生享受一线教育资源,逐步建立良好的教育生态。

创新模式

让课堂氛围更“活”

“开始抢答!”七年级(10)班智慧班的林铎快速点击平板电脑上的抢答按钮,获得一道题的抢答权。当他说出正确答案后,老师在黑板投影仪上点击名字给予大大的赞。

小小平板的应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让课堂变得更活跃,打破了以往传统教育存在课堂形式单一、师生互动环节偏少、学生问题意识薄弱及自主思考能力弱等问题。

平板成了教学相关的好工具。课前,学生自主预习,不仅可以上微课,还可以通过完成老师推送的题目,完成新知识点导入。课上,教师针对性地答疑解惑、讲解知识结构,给予有效的辅导;通过引导抢答、小组PK、同学之间互动交流,助力学生内化知识。课下,系统生成的错题集,不仅节省了学生整理错题的时间,还能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复习,学习效率提高了不少。

“老师,奖励!”每堂智慧课的结尾,是学生们最为期待的环节。大屏幕显示小组互动排名靠前的组次和个人,老师给课堂表现出色的学生逐个点赞,有效激发全体学生学习热情。

为充分发挥互动式教学效果,智慧班采用分层教育方法。组班阶段,自主报名学生170多名,根据成绩进行分层抽签,确保学生各水平全覆盖。从去年10月起,实行“7-7-1”小组模式,将学生根据各科成绩合理分为7个小组,每组7人,每人担任1个学科的学科长,形成一个学习团队。

分层教育助推教育公平。“老师精力有限,难以顾及每个学生。在科学分层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尖子生帮助后进生,学会教题;让后进生学会做题,做到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智慧班学生学习面貌焕然一新,自主学习、团队合作、思辨、知识吸收能力均有进步。”邱书涵说。

“大家在班上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但一到智慧教室,为了给自己、给小组拿奖励,都勇敢举手发言。我每天都期待上智慧课。”七年级(10)班学生韩梦锦说。

突破提升

让教学质量更“强”

智慧翻转课堂要顺利开展,除了课堂主阵地,还需要持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

城关中学从教师选拔、数字化教学培训、课堂实战复盘研讨等三个维度落实教师队伍建设。

智慧班任教老师由校长、信息化学习能力强的优秀青年教师等骨干教师组成。2017年,谢珩在明溪县盖洋中学任教时,便开展智慧教学,经验丰富。

如何快速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请进来,走出去”是关键举措。城关中学邀请北京四中网校老师开展翻转课堂理念、智慧云平台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等专项课程;带领智慧班老师走出去开阔视野,前往海南、泉州中学参加“爱学课堂”智慧教学线下教研活动,积极交流经验,就智慧教学的资源整合、学生管理、教学效果评估等多方面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这些举措,帮助教师完成从传统教学模式向数字化教学转变。

落地阶段,新、老教师师徒结对,经验丰富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不定期听课进行专业教学指导。李粒老师全程跟班,帮助剖析教学设计,深入指导爱学派平台与学科融合方法。

此外,爱学派平台通过采集教学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帮助教师精准把握学生学情,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指导,让他们更专注于学案设计、解难答疑、点拨启发、个性关照等工作。

“我们根据信息化平台提供的学情反馈数据进行二次备课,针对学生关注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堂上着重强调。”最早接触智慧翻转课堂的年轻老师吴舒晗认为,这种课堂模式很高效,能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

因经费有限,2个智慧班需共用1个智慧课堂,按照课程表交替上课。这就要求智慧班老师要兼顾传统教学和智慧教学的教育特点,不断打磨教案,适应不同的课堂教学环境。新入职教师、有经验的青年教师拧成一股绳,在智慧课堂上收放自如。课间,探讨教学成为老师们的日常习惯。(张金玲 叶盛凯 文/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