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绿了牟平区的果园,也吹响了科技助农的号角。当前正值苹果春季修剪的关键时期,牟平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果农送上“科技剪刀”,助力苹果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科技赋能:从“经验修剪”到“智慧修剪”

“修剪不是简单的‘剪枝’,而是智慧与科学的结合。”在武宁街道的一处苹果园里,技术人员李存涛一边示范修剪,一边向果农讲解技术要点。“修剪时要注重疏枝透光,保留主枝,剪除病弱枝,这样才能确保果树通风透光,提高果实品质”技术人员耐心细致地讲解,让果农们豁然开朗。

“以前修剪全靠经验,现在有了科技指导,心里更有底了!”一位果农欣喜地说道。牟平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根据不同树龄、品种和树势,为果农量身定制修剪方案,让“智慧修剪”成为果园管理的常态。

精准服务:田间课堂“手把手”教学

牟平区是苹果种植的主产区,全区果园总面积20.8万亩,总产41万吨。其中,苹果种植面积15.8万亩,年产量33万吨。苹果产业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为确保春季修剪技术落实到位,牟平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早谋划、早部署,组建技术服务队,深入武宁街道、王格庄镇、观水镇等苹果主产区,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

“我们不仅教技术,还帮果农解决实际问题。”乡村振兴服务中心负责人赵竹青介绍道。通过现场示范、互动答疑、发放技术手册等方式,果农们不仅掌握了修剪技巧,还学会了如何科学管理果园,为全年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科技助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科技赋能,不仅让果农尝到了甜头,也为牟平区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通过科学修剪,果树的产量和品质显著提升,果农的收入也随之增加。

“科技‘剪’出的不仅是丰收的希望,更是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一位果农感慨道。随着科技助农的深入推进,牟平区的苹果产业正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向迈进,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

未来展望:科技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据了解,此次技术指导服务将持续到3月底。下一步,牟平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将继续深化科技助农服务,推动苹果产业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为果农提供全产业链的技术支持,助力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春风拂过,果树摇曳。在科技的赋能下,牟平区的苹果产业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一幅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宋勇义、赵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