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物一字排开,展台前人潮涌动。2月19日,“载获济济——中共一大纪念馆2024年新征集文物藏品成果展示会”在中共一大纪念馆报告厅举行。记者获悉,2024年,中共一大纪念馆共征集到近400件/套、近1000件藏品。其中,208件/套重要藏品亮相成果展示会,多为珍贵文物。
展示会现场人潮涌动。
“这些珍贵藏品作为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不仅承载着先辈们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更是见证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复兴历程。”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介绍,中共一大纪念馆建馆70余年以来,一直与革命先烈的后人保持良好的关系,也在各类活动中向他们讲述了革命文物的重要社会意义。因此,许多先驱与先烈的后人们每年都会向中共一大纪念馆捐赠重要的文物与史料。
董必武生前使用过的手杖和电风扇
此次展示会上展出了8件/套国家二级文物。薛峰举例说,董必武之孙董绍新捐赠了董必武生前使用过的手杖,上面刻有“厉行节约”四字,是对董老一生节俭精神和清廉品质的最好诠释。
上海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王毅曾向中共一大纪念馆捐赠过200余件文物。在展台上,他惊喜地发现了去年捐赠的1964年10月16日发行的《人民日报》号外,这件文物记录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重要时刻。
上海租界时期行政管理机构工部局的织绣大型徽章。
王毅注意到,展示会现场不仅展示了众多红色文物,还有许多记录新中国重大成就、反映上海城市发展建设的文物。比如,上海租界时期行政管理机构工部局的织绣大型徽章象征着工部局的权威和地位,是研究上海近代史、租界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他还透露,今年计划将向中共一大纪念馆捐赠1935年发行的首版《义勇军进行曲》唱片。
山川均、山川菊荣主笔的《社会主义研究》。
记者获悉,去年,中共一大纪念馆还首次赴海外征集到了与早期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传播相关的文献资料。在征集渠道上,打开了海外征集的新局面。“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其思想都受到日本早期社会主义者与马克思主义者的启迪与影响。”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中共一大纪念馆藏品保管部征集主管嵇姝姝列了一张书单,辗转东京神保町旧书街的十几家旧书店,最终征集到了包括社会主义研究社1919-1923年期间出版的山川均、山川菊荣主笔的《社会主义研究》,《幸德秋水选集》第一卷-第三卷等5件/套文物。
据统计,中共一大纪念馆藏有自鸦片战争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期的藏品12.8万件,其中珍贵文物2.6万多件,在文物类藏品总数中占比达58.6%。后续,中共一大纪念馆将持续推进藏品征集工作,广泛征集涵盖近现代中国文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代表性物证,尤其是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代表性文物史料。
原标题:中共一大纪念馆去年征集藏品近千件,董必武手杖等200余件藏品集中亮相
栏目编辑:杨洁 题图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刘歆 图片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刘歆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陈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