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香江群豪。

有几人演技,能排在郭富城之前?

这个视角很有意思。

而为什么笔者要以郭富城,来对香江群豪?

因为有人说了,你就是“郭吹”,因为郭富城是你的偶像,就把他吹到举世无敌,实际上是在招黑。

然而,宝剑有双锋,铜钱有两面。

吾辈应求实。



演技一物,牵涉其实颇为复杂。

诸如剧本和角色设计、导演能力和偏好、演员气质和气场,以及思考力、职业精神、入戏深度、表演层次、情感丰沛度、爆发力、技巧与尺度,乃及尤其罕见的想象力等等。

这些林林总总,都会影响到表演的最终呈现。

但本文想要简单粗暴一点。

笔者想要,略去繁琐解析,单以“替代性”这一标准进行对比。

换句话说,这个逻辑,其实就指向了角色和表演的难度和层级,层级越高、难度越大,越难被取代。

那些不能被替代的演员,当然就是高手。

自然排名就该更靠前。

这相当合理。

而又该挑出哪些人来对比郭富城?

大概也就,大小梁、张国荣、周星驰周润发、吴镇宇、刘青云、张家辉和任达华,这九位演员,已有足够的代表性。

谁怕谁?



郭富城可携十片,对九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他有“生人勿近”的步惊云,出自电影《风云雄霸天下》。

新世纪过后十年,他有“充满原始爆炸力”且“颓废”的厨师周长胜,也有“癫狂骇人”的督察凌光,分别来自电影《父子》和《杀人犯》。

一零年代,他有“情绪如瀑”的陕北农民赵得意、“半生上岸”的华人商业巨子布华泉、“正气无双”的警队一哥刘杰辉、“气场磅礴”的妖神孙悟空、“内敛出尘”的道人周西宇,以及“诡谲”、“多面”的画师李问。

对应的电影,计有《最爱》、《浮城大亨》、《寒战》、《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道士下山》及《无双》。

二零年代,他有“神”之梅蓝天,出自电影《临时劫案》。

谁来替之?



对面站着的九人。

周润发以气场著称,梁家辉千变、张国荣不羁、梁朝伟内敛、周星驰极简、吴镇宇癫狂、刘青云厚重、张家辉斗狠、任达华练达。

这几可谓之,香港演技派的殿堂级人马的齐聚。

可见者何?

笔者认为,除了《父子》中的周长胜一角,余者皆不是其他演员可以尝试的存在。

这并不是说“周长胜”这个角色不强,而是这种类型的角色,反而可以有多种演员风格去诠释,各有各精彩。

但其他角色并不是。

即便是众口一词的“千面影帝”梁家辉,你可以想象他演步惊云,还是演孙悟空,又或者是赵得意、李问,甚至是梅蓝天?

显然不能。



当然,逻辑是双向的。

比如可能有人会问,郭富城能演小马哥吗,能演程蝶衣吗,能演周慕云吗?

其实,郭富城有句座右铭,“不求与人攀比,只求超越自己”,这句话很简单纯粹,却又恰好是其职业生涯的不二写照。

港影坛,卧虎藏龙。

有几个人可以排到郭富城前面,而郭富城又可以赢哪些人?

这件事不是靠谁人嘴说,而是以各自的作品和表演的细节为证,喧嚣底下,也唯有作品是演员最终的倚仗。

笔者写下此文,也并不是当真想要“一争长短”。

而是想说,在近乎全员“嘴炮”的年代,似乎随便上来一个人,都有资格定义高低,似乎当真个个都懂得,演技到底是什么。

开口闭口,就是什么“不分轩轾”、“用力过猛”。

结果再看一眼,他转过头数起了影帝奖杯的多少,“一二三四五……”。

简直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再聊几句题外。

经常见到有人,在谈演技的时候,说什么“自然度”。

这简直是对老演员们的一种羞辱。

大家都闯荡影坛江湖几十年了,面对摄像头,不要说什么尴尬不尴尬,只要剧情需要,你就是让他们裸奔,大家也都能“奔”得花样百出,还唯恐摄像机拍不全。

“自然度”这个玩意儿,只能用来衡量新手。

还有,什么叫用力过猛?

拜托,“用力”和“过猛”,根本不是同一个东西,不是“用力”了就会“过猛”,而那些所谓“过猛”,也根本不是因为“用力”。

说这种话的人,简直不知所谓。

罢了,到此为止。

不如展望一下,剑指第4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神”之梅蓝天,会令多少人胆颤?

收笔。



最后想说一句。

这许多年走下来,郭富城戏路之广阔、风格之多变和想象力之卓绝,其实早就超越了,绝大多数人的想象。

香港电影有个郭富城,真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