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于1963年的慕安会是西方主导的国际战略和安全领域的重要年度论坛之一,作为美国与其他北约成员国对话的平台,常被称为“跨大西洋的家庭聚会”。然而,本届慕安会上美欧之间分歧凸显,令跨大西洋伙伴关系遭遇“寒流”。

世界走向多极化

本届慕安会的议程聚焦全球安全挑战、国际秩序现状、地区冲突和危机、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和欧洲的国际角色。会前发布的《2025年慕尼黑安全报告》主题为“多极化”。慕安会及其报告是观察欧洲看待世界的重要窗口,反映的是欧洲对世界秩序和自身定位的看法。

慕安会主席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在报告前言中指出:“多极化不仅描述了全球力量向更多行动者转移的趋势,也揭示了国际和国内层面上极化现象的加剧。”

乐观派人士认为,多极化将带来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全球治理体系以及对美国施加更大限制的机会。悲观派则认为多极化增加混乱和冲突的风险,并破坏有效合作。欧盟对于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愿景正面临内外部的冲击,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引发了欧盟对于自身国际角色和战略自主的再次争论,同时又不得不面对欧洲内部分歧加深以及欧盟应对危机能力下降的现实。

本届慕安会开幕前,美欧之间的矛盾已经因新一届美国政府一系列“美国优先”的政策和表态而不断升级。美国大搞“退群”和“单边主义”,成为多边主义国际秩序的最大破坏性和不稳定因素。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在加速世界体系多极化的同时,也加剧了意识形态和治理模式的对立分化。

在欧洲看来,美国放弃作为欧洲安全保障者的历史角色,放弃欧美战略协调的合作逻辑,放弃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认同基础,无疑将给欧洲带来极大的冲击。慕安会报告认为,多极化愿景的分化将使得和平调整现有秩序、避免军备竞赛、防止发生暴力冲突、实现更具包容性的经济增长以及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威胁变得更加困难。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近期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德国等欧洲主要国家,只有不到20%的受访者将美国视为拥有共同价值观和利益的“盟友”。

无奈适应新变局

长期以来,欧洲对世界的认知是“西方中心主义”甚至是“欧洲中心主义”。2023年慕安会报告题为“重塑愿景”,具有鲜明的集团对抗和冷战色彩。2024年慕安会报告题为“双输”,强调欧洲对世界格局的看法呈现“非黑即白、两极对立”的特点。

2025年慕安会报告将“多极化”定为主题,既显示了欧洲秩序观的变化,也体现出欧洲无奈的务实心态。其一,在地缘政治竞争日益加剧的时代,欧洲需要在大国竞争中把握自己的方向,更好应对与适应大国竞争。其二,在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的冲击下,欧洲搭美国“便车”的时代已经结束,欧洲需要在跨大西洋关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更好应对美国的“战略撤退”。其三,世界多极化是权力分布的多极化,也是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多极化世界秩序将给予全球南方国家更大话语权,欧洲不得不面对“全球南方”的群体性崛起,面对自身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下降的现实,接受一个多种秩序模式共存、竞争或冲突的世界。

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角色备受关注。根据民调,欧洲民众对欧洲的国际角色定位可以划分为四个阵营:一是“欧洲乐观主义者”,认为欧盟实力强大,欧盟不太可能解体;二是“欧洲悲观主义者”,认为欧盟注定要崩溃;三是“欧洲现实主义者”,认为欧盟目前实力不足,但未来会增强;四是“欧盟凡人主义者”,认为欧盟实力强大但容易崩溃,并且地缘政治觉醒过于缓慢和薄弱。

除了内部对欧洲角色定位的分歧外,政治极化成为欧洲政治的新常态。右翼民粹主义力量的崛起加速了欧洲政治碎片化和极化,欧洲国家内部分歧以及对美国的幻想持续阻碍欧洲安全防务建设。

当前,欧美关系面临多重挑战。欧洲在未来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上陷入一种矛盾心态,一方面希望美国不要减少对其投入,另一方面又不希望美国干涉其内部事务,不断强调欧洲的未来由自己决定。未来美欧之间的政策协调会面临更多困难,欧洲在这种困境下或将被迫进一步推进其战略自主。

欧洲所熟悉和习惯的“旧美国”已不复存在,以反建制为主体力量的“新美国”成为欧洲要打交道的对象。其一,欧美价值观同盟正在瓦解。在慕安会上,美国副总统万斯抨击欧洲建制派政治以及治理方式,称欧洲最大的威胁来自自身内部,指责欧洲背离了其基本价值观。此番表态被欧洲媒体形容为“对欧洲意识形态的攻击”。其二,欧美安全关系正在分化。在防务责任分担分歧持续深化的背景下,特朗普对于俄乌冲突没有顾及欧洲的利益和感受,甚至没有将欧洲视为地缘政治事务中的重要参与者。慕安会报告凸显了欧洲对于美国未来对跨大西洋联盟承诺的深切不安和焦虑。其三,欧美经贸关系阵痛不断。特朗普秉持“美国优先”立场,肆意挥舞“关税大棒”,引发欧美贸易摩擦,增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因此,如今欧洲不仅要适应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更要适应一个美欧关系变局下的多极化世界,既要适应世界格局权力分配的新态势,也要努力缓解世界政治分裂为两极竞争的可能局面。

中国带来确定性

本届慕安会讨论了世界面临的众多新不确定性,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慕安会“中国专场”发表题为《坚定做变革世界中的建设性力量》的致辞,阐述中方对世界多极化的四点看法,即倡导平等相待、尊重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坚持开放共赢。中方推动构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的主张为当今不确定的世界提供了最大的确定性,受到与会嘉宾的高度赞赏。

欧洲希望通过多边主义发挥全球影响力,希望在多极化中寻求合作者。中国在团结支持多极化力量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多边主义是中欧合作共识之一,尽管双方在理念和路径上存在一些差异,但中欧多边主义合作是反对美国霸权和抵制单边主义的重要手段,是缓解全球不平等、引领新一轮全球化的重要方式。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欧洲政治研究室主任)

原标题:新民环球 | 跨大西洋关系“寒流”来袭 面对多极化欧洲艰难应变

栏目编辑:齐旭

来源:作者:贺之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