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中俄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合作与互动日益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然而,正如任何大国关系一样,中俄之间在某些国际热点问题上也并非总是完全一致,分歧和差异在所难免。尤其是在俄乌冲突这一敏感问题上,中俄两国之间的一些分歧也逐渐地浮出水面。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中俄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相当紧密,无论是联合国投票还是多边会议,中俄两国都能够保持高度一致,共同应对国际挑战。然而,随着美俄开始和谈,中俄之间的一些分歧也逐渐浮出水面,但这并非意味着中俄关系出现裂痕,而是两国在追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差异。在乌克兰问题上,中俄两国都主张通过政治方式解决,但在是否让欧盟和英国参加和谈存在一些分歧。
日前,特朗普与普京展开“富有成效”的对话后,美俄两国高级代表团绕开乌克兰和欧盟在沙特举行会晤,双方似乎都对谈判比较满意,并就四项原则达成了一致。外界普遍认为,俄乌冲突的本质是俄罗斯与美西方国家之间的冲突,而主要的当事方乌克兰,英国和欧盟家却被排除在谈判桌之外。对于是否让欧盟和英国参加和谈,俄罗斯持有反对的态度。2月18日,俄罗斯驻联合国大使瓦西里·涅边贾明确指出,欧盟和英国在之前的“明斯克协议”中未能履行承诺,让本该降温的欧洲局势,反而进一步恶化。因此,未来欧盟和英国不能成为和谈的参与方。
站在俄方的立场,他们不想让欧盟和英国参与和谈,是不想再次被骗。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俄方的担心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想当年美欧曾一再对俄罗斯承诺,只要俄方从德国撤出40万军队,并同意德国统一和加入北约,就不会进行北约东扩,哪怕是一步,结果北约却连续进行五次大规模东扩,最终引发克里米亚危机。回顾十年前的“新明斯克协议”,欧洲作为担保方未能促成协议的有效执行,这让俄罗斯担心重蹈历史覆辙。因此,俄罗斯反对让欧盟和英国参与和谈,就是不想再次被骗。
但是,俄方若因噎废食,执意拒绝欧洲国家参与和谈,可能将无法实现欧洲的持久和平。因此,中方更加倾向于支持欧洲国家参与和谈。中国驻联合国大使傅聪强调,中方希望各方与相关利益者都能参与到和平谈判的进程中,争取达成一个公平、持久且具约束力的和平协议。可见,中俄在谁能参加和谈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分歧。俄方不想让欧盟和英国加入和谈,而中方则希望达成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和平协议。这也反映出中俄在解决乌克兰问题上存在有所不同考量。
俄方认为,由于欧盟和英国在“明斯克协议”中未能兑现承诺,因此他们的“信用已经破产”了,没有资格继续参加和谈。同时,俄方或许还有一个考量,那就是多方参与谈判可能很难达到快速停火的目的。从美俄放出的消息来看,特朗普已经同意俄罗斯对乌东四洲的占领,同时拒绝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请求,这对俄罗斯显然是比较有利的。欧盟和英国却主张让乌克兰加入北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欧盟和英国参加谈判,将难以在短时间内达成停战协议。此外,特朗普也希望通过双轨思路开启美俄、美乌双边谈判,逼迫泽连斯基政府接受一个符合美俄共同利益的和平协议。
2月18日,王毅外长在联合国安理会高级别会议发言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近期,寻求对话谈判的趋势在上升。中国从危机发生后就倡导政治解决,坚持劝和促谈。中方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的努力,支持探讨形成公平,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框架,实现欧洲的长治久安。王毅外长在之前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曾强调,任何冲突的终点都是谈判桌,历史最终一定是公正的。中方乐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并期待所有当事方和利益攸关方都能适时参与到和谈的进程中。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实现真正的持久和平,就应确保所有相关方都能平等参与和谈,充分表达各自立场与关切,寻求最大公约数。考虑到战事发生在欧洲,美俄若执意不让欧洲参与和谈,即便达成临时停火协议,最后还是会因为缺乏有效执行和监管,致使和谈前功尽弃,甚至成为新一轮冲突的导火索。因此,中方主张在解决乌克兰问题上,需要各方的共同参与。这一立场不仅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符合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