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因病逝世。毛主席逝世多年后,一位姓贺的老人把家中孩子们叫到身边,他看着孩子们,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把姓氏改回毛吧。”

孩子们一听,瞬间不乐意了,他们的父亲虽然已经退休了,但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系统第一个评上高级职称的人。他们以父亲为榜样,能够姓贺,是他们的荣耀,为什么突然要改姓呢?他们家跟“毛”这个姓似乎没有关系吧?

见孩子们一脸迷茫的样子,老人家走进书房,拿出一本老旧的相册,他当着孩子们的面小心翼翼地将相册翻开,然后指着照片上的两位女士对孩子们说:“你们看,她们是我的亲人,她们是毛家人……”

就此,一段被尘封多年的往事随着老人家的回忆浮出水面。



1934年10月,中央空军长征离开中央根据地。担任工农红军赣南独立师长的毛泽覃(毛主席的三弟)和妻子贺怡(贺子珍的妹妹),被组织上留在赣南坚持游击战争。

在这里,我们问一个问题,如果姓贺老人跟贺家有关系,那他原本的姓就是“贺”,也就是说,他完全没有必要把孩子们的姓改成“毛”,那么,贺姓老人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1935年1月,贺怡生下他跟毛泽覃的儿子,孩子取名为毛岸成。从他的名字上看,可以发现他的名字跟毛主席家的两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相似,说明这个新出生的孩子跟两个哥哥是同辈。

孩子出生三个月后,他的父亲毛泽覃在瑞金突围时不幸牺牲,他最终还是没能听到自己的孩子叫他一声爸爸。

丈夫牺牲的消息让贺怡悲痛欲绝,但是眼下的她没有时间伤心,敌人还在疯狂搜捕中,为了刚出世的孩子,她必须给他们母子俩找一个安全的栖息所。

一次又一次地转移,一次又一次地逃跑,这样担惊受怕,暗无天日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贺怡抱着毛岸成呜呜哭起来。



泪水滴在毛岸成的脸上,看着孩子因挨饿消瘦的脸庞,贺怡做了一个决定,她要把孩子送到亲友家抚养,这样起码可以保证他的安全。几经辗转,毛岸成被送到新县家汀村一个亲戚家抚养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将毛岸成跟贺麓成联系到一起,那么,这两个名字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毛岸成从小就离开了母亲,生活在井冈山的农村里。贺怡始终记挂着远方的孩子,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贺怡想尽各种办法通过地下党工作者打听孩子的下落。

国共两党合作期间,贺怡多次从延安写信询问孩子近况,毛主席也一直关心着这个侄子,曾写信给贺怡,让她好好照顾孩子。

那么,贺怡是在什么时候跟孩子重逢的呢?

1949年8月,贺怡在中共中央的安排下来到江西工作,就任中共吉安地委组织部长。这一年的永新解放了,毛岸成已经是14岁的大孩子了,他跟村里的小伙伴们一样高高兴兴地迎来解放军。



那天,毛岸成看到一个穿着时髦翻领、束腰带的列宁装的中年妇女从车上走下来。毛岸成没有见过这样的人,感到很新奇,这人是从哪里来的呀?她的衣服真好看!

得知贺怡的车队抵达村子后,负责照看毛岸成的那户人家闻讯而来,当他们看到毛岸成一直盯着贺怡看时,心里感到很激动,母子时隔十几年的重逢画面,终于要上演了。

毛岸成很小就离开了父母,他对父母没有任何记忆,自然不会记得父母的长相,眼前这个时髦女性对他来说只是新奇罢了。

见毛岸成没有反应,负责照顾他的家人走上前去,告诉毛岸成:“她就是你日思夜想的母亲啊!你的妈妈来接你了!”

毛岸成瞬间懵了,这是他的妈妈?是他日思夜想的妈妈?毛岸成愣在原地,但眼眶里已经全是泪水,他们母子终于团聚了。

贺怡的双手微微颤抖,缓缓伸出手,仿佛生怕眼前的一切在下一刻就化为乌有。当她的指尖触碰到毛岸成的脸庞后,那真实的触感,让她确定这不是梦,是她日思夜盼的团圆。



贺怡的嘴角不知不觉地扬了起来,绽放出一个漂亮的笑容,看着母亲笑了,毛岸成也跟着笑了。他们知道,这个笑容里饱含着太多的思念,太多的艰辛和无奈。

“孩子,我的孩子,我终于找到你了!”曾经无数次在脑海里勾勒出的重逢画面,都不及此刻真实相拥的万分之一。

母女团聚后,毛岸成告别小乡村,跟着贺怡来到吉安。但因为要寻找“小毛毛”,所以贺怡跟毛岸成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并不长,只是令毛岸成没想到的是,母亲这一走竟然成了永别。

在寻找小毛毛的路上,贺怡遇到车祸,突然离世了。

看到这里,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毛岸成跟贺麓成是同一个人,那他为何没有跟着父亲毛泽覃姓毛呢?难道是因为母亲牺牲后,毛岸成为了纪念母亲贺怡才给自己改了姓?那把名字改成贺岸成不就可以?为何要叫贺麓成呢?

原因是,毛岸成幼年生活在白色恐怖中,姓毛容易暴露真实身份,如果只改了姓,敌人也可以从岸成两字联想到他是毛主席的家人,所以保险起见,毛岸成这个名字就被改成了贺麓成。



战争时期改名字是常见的事,那么到了和平年代,毛岸成为何没有把名字改过来呢?反而一直用着贺麓成这个名字。

这是因为毛岸成始终铭记姨妈贺子珍的教诲:“你将来不能靠着父母的“牌子”过日子,更不要沾毛主席家族的光,要像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自强自立,在外人面前,不要说自己是某某某孩子,要努力学习,成为真才实学的人……”

从上学到工作,再到成为我国著名的导弹专家,毛岸成的人生之路布满荆棘,却走得稳定而笃定。他的每一步,都镌刻着不懈的努力与孜孜不倦的奋斗。

毛岸成身上最为可贵的,是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没有因自己身上流淌着毛家人的血,就利用“毛”姓去获取任何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也没有因自己是毛家人而沾沾自喜。相反,他甘愿默默承受着比别人更多的苦楚前行。



如果毛主席地下有知,一定会为他如今的成就以及对国家作出的贡献而感到自豪。

为何毛岸成后来又让孩子们把“贺”姓改回“毛”姓呢?原因很简单是为了纪念他的父亲毛泽覃跟伯父毛主席。至于毛岸成给孩子们看的那张照片,里面一位是她的母亲贺怡,一位是他的姨妈贺子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