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因公务考察结束而来探望傅作义的周总理无意间发现了他家门口的警卫队,一向温文尔雅的周总理竟然罕见的生气了,让人摸不着头脑。
之后,周总理立刻就让人撤走了警卫队,问及原因,周总理才道出了实情。那么,周总理究竟为什么有如此举动?警卫队之于傅作义来说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1、鲜少的发怒
自北平和平解放之后,傅作义就被毛主席和周总理等人视为座上宾,当然不止是因为他为北平解放所做的一切,也因为他一直以来对国家的拳拳赤子之心。
为了感谢傅作义的深明大义,毛主席不仅让他进入中央担任重要职务,还将他一家人都妥善安置在北京城的一处四合院里,既安全又舒适。
但就在这之后没多久,一直忙于国家事务的周总理好不容易在考察结束之后能来探望他,却发现了一个让人生气的事情。
在到达傅作义家门口之前,周总理就发现胡同口解放军的警卫队在巡逻,在平凡的街道中显得特别扎眼。
之后,一向好脾气的周总理立刻叫来相关的负责人,一开口就满是怒气的说:“谁让警卫队来这的?”
旁边的秘书顺势答道:“总理,他们是来保护傅作义安全的。”周总理听到他的回答,更加生气,连忙说道:“赶快撤了,不能给他安排警卫队。”
秘书被周总理强硬的态度所震撼,一时没有缓过来。给起义军将领安排警卫队不是很平常的事么,为什么到傅作义这里就不行了呢?周总理到底是怎么想的?
2、傅作义
如今的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不仅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也备受世界瞩目,而在这些目光背后,我们仍旧不能忘了几十年前起义军将领傅作义对它的保护。
而在做出促进北平和平解放的壮举之前,傅作义也曾是国民党的高官,不仅深受蒋介石器重,对带兵打仗也是游刃有余。
但即使如此,我们也能从他过往的种种事迹中找到他赤诚的底色,而就是这样的底色注定了他会做出为大我牺牲小我的壮义之举。
和张治中将军一样,傅作义参军入伍的初心就是保家卫国。在加入国民党之后,他也一直践行着这样的原则,立下了不少战功。
尤其是在抗日战争的问题上,傅作义是坚定的主战派,并发誓一定要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大地。
也是在这个阶段,傅作义和我党领导人有了几次或多或少的接触,之后便被我党的革命思想所吸引,与我党领导人相谈甚欢,形成了为国为民的赤诚底色。
之后,借着国共合作的东风,傅作义又和我党共同建立了北路军政治工作委员会,对军队的发展和军民关系的改善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期间,在国共两党领导者的共同努力下,北路军中逐渐确立起各项严明的军纪守则,同时,傅作义也倡导士兵积极帮助穷苦百姓,在当地受到了百姓的大力支持。
在这样的通力合作之下,北路军的军队素质大大提升,在之后的很多大战要战中都展现了突出的战斗能力,让人十分敬佩。
抗战结束之后,虽然他曾帮助蒋介石进行内战,但他却能在关键时期促进北平和平起义,避免了众多文化古迹和百姓免受战乱之苦,仅凭这一点,他就值得我们铭记。
3、撤警卫的背后
当然,傅作义促进和平解放的背后也少不了我党人士,尤其是他的女儿傅冬菊的深刻影响,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他身上。
1949年1月,坚守在北平的傅作义终于在各方人士以及我党的积极推动下,同意进行和谈,并商议起义事宜,让我党领导人都十分高兴。
期间,双方领导都根据当前的局势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也明确了和平解放之后,傅作义部的具体去向,让傅作义感受颇深。
于是,在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进入北平城,并将傅作义的军队进行了原地改编。
事后,鉴于傅作义为此做出的突出贡献,我党领导人特意让他留在了北平,不仅为他安排一切生活事务,还让他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让傅作义十分感激。
至此以后,原本身处动乱中的北平逐渐恢复了平静。只不过随着时局的变动,我党领导人逐渐发现,在北平城内仍旧有很多国民党特务残留,并肆意扰乱社会治安。
因此,在建国之后,党中央就曾为了保护各重要人物、将领以及领导人的安全,为他们贴身配备了警卫队,其中就包括傅作义。
但傅作义的情况与别人还有着许多不同。在别人看来,傅作义是起义军将领,是北平和平解放的功臣,警卫队的配置是为了保护他的安全,是好心之举。
然而,这对于傅作义来说,就不一样了。虽然他是立下大功的功臣,但毕竟曾经是国民党将领,警卫队的存在或许会给他一种不被相信的感觉,实在是不必要的举动。
想到这里,周总理才让人迅速将警卫队撤离,既是为了保护傅作义的思想层面,也是为了维持我党与起义军将领之间的友谊。
除此以外,过多的警卫队在街道周围,实在太眨眼,如果被那些潜藏的特务得知傅作义的所在,那就得不偿失了。
不得不说,周总理的心思是很缜密的,此举不仅保证了傅作义的安全,也间接的表达了我党对于起义军将领的信任和对爱国人士的重视,可谓一举双得。
参考资料:
傅作义——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