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篇文章,叫“高考成绩不决定一切,从银行柜员到副县长,太励志了。”
内容不多,就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位副县长的“励志”生涯。
首先,这位90后的领导是“大专毕业”,毕业弄到了“银行柜员”的岗位。
但从“银行柜员”干到“副县长”的位置,就有点厉害了。
985、211多如牛毛的现在,他一个“大专生”,是如何做到的脱颖而出?
从简历中不难看出,该90后领导大专毕业后进入银行前,有两年工作经历,分别在陕西移动和青海省无线电管理工作。
可受到网民的关注后,这份官方公布的“简历”内容,竟然悄然间修改了。
银行柜员前的两年时间,成了空白的“待业”。
你以为这就完了?
最新的消息里,内容再次减少,变得几乎什么都没有了。
从一开始的详细,受到质疑后删减,到现在删得几乎一片空白。这样简单的“操作”,就能让一个大专生在县长的位置上,再也不受任何舆论干扰。
所以有些家长疯狂鸡娃,恨不得每天晚上让孩子学习到凌晨一二点。别人家的小孩卷多少,自己家的就得卷双倍。各种补习班,各种高强度,其实真没必要。
不是有句话这么说的吗,好的岗位,和艾滋一样,通过母婴、血液、性传播。
有的大专生,可以当副县长。相反,有的211、985毕业,只能回家卖猪肉。
这并非孤例。前几年也有个中专女孩从银行柜员做到了副行长,再到副县长。最后在舆论上闹了段时间,曝光她父亲在市里当领导,于是,把她免掉了。
还有前段时间在学校里说爷爷是行长、爸爸是行长、妈妈在银行上班,他长大后要继承银行的小孩……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我们和他们,也是不一样的。同样是大专毕业,他在x县当县长,我们只能在电子厂的流水线上,当“线长”。
这是一个深刻的现实,而非故事。无论我们多么拼命地去努力,社会中的一些规则和潜规则,似乎永远都在暗中操控着我们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