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

泉州全市重点工作定期调度会议

在全年100个案例好中选优评出

重点工作定期调度2024年度“双十佳”案例

其中

《南安市:靶向调度 高效推动大盈溪流域田园风光项目建设》

获评县(市、区)“十佳”案例

重点工作定期调度
2024年度“双十佳”案例名单

一、市直单位、指挥部“十佳”案例

1.市纪委监委:闭环调度推进“四个抓落实”

2.市委组织部:紧盯难点抓调度 扎实推进“党建+”邻里中心建设全覆盖

3.市委改革办:坚持“三个突出” 推动“三争”典型选树走前列争一流

4.市教育局:让民生跟着民声走 调度推进教育惠民实事

5.市住建局:打响攻坚行动 促物业品质提升

6.市总工会:“三向”调度促民生实事落地创优

7.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建设指挥部:坚持“三高三促” 聚力打造泉州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8.市石化产业指挥部、市发改委:抓进度促协同强保障 北翼石化基地建设再提速

9.市中心市区城建总指挥部:集中调度 聚焦落实 典型引领 凝聚城市建设发展合力

10.市文旅经济发展总指挥部:高位统筹 集中调度 全域联动 推进全市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二、县(市、区)“十佳”案例

1.鲤城区:坚持问题导向 扣紧调度闭环 打造人水和谐优质环境

2.丰泽区:靶向调度 精准招引 实现产业链条“从0到1”

3.洛江区:建立机关党建闭环调度机制 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4.石狮市:精准调度创新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

5.晋江市:“三聚焦三破解”调度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6.南安市:靶向调度 高效推动大盈溪流域田园风光项目建设

7.惠安县:拧紧调度“发条” 推动矿山生态修复提速增效

8.安溪县:以“三抓三促”为抓手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9.德化县:多方调度协调推动 助推陶瓷营销提级

10.泉州台商投资区:创新涉企审批诉求“即时+定期”调度机制

大盈溪流域田园风光项目


南安市将“一县一溪一特色”大盈溪流域田园风光项目作为重点工作,定期调度高效推动,策划启动区项目37个,总投资4.5亿元


念好“农”经

深耕希望的田野

如果你在初夏时节,走进水头镇五化农田示范基地,就能见到连片稻田绿意盎然,青青稻苗随风摇曳,卷起一波波绿浪,一只只白鹭在稻田上盘旋、觅食、嬉戏,就像在希望的田野上跳动的音符,勾勒出一幅“良田美景”生态画卷。


大盈溪田园风光



这片基地是朴一村2024年刚成片流转的耕地。短短20余天,这里就流转了上千亩土地。据悉,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村民们主动到村委会登记,这样的“奇迹”是如何创造的呢?

这源于南安实施的“开岸行动”。“通过建立‘指挥部+国有企业+村集体’模式,整合流转沿线零散‘巴掌地’‘边角料’土地,重新‘开岸’归整,不到1个月,朴一村就流转了1000多亩耕地,实现土地小块并大块、分散变集中、零碎变连片。”水头镇大盈溪田园风光项目负责人介绍,“小田”变“大田”后,田块置换合并,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不仅有利于机械化耕作,而且种田的综合效益也大为提高,真正推动了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原来,我的田地租给蔬菜种植户,一年就收一两百元租金。这次租金不仅涨了10倍,一租还租10年,坐在家里就能收租了。”说起土地流转的好处,朴一村村民吕良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除了机械化作业外,如何注入“黑科技”,从“会种田”转变到“慧种田”?在五化农田示范基地,虫情测报仪、气象监测系统、风吸式杀虫灯等设施正在工作,为农业插上智慧翅膀。




目前,已经开发了电脑端的智慧农业平台,只要点开应用,设备监测到的风向、阳光照射、病虫害等数据就能实时传送到后台,搞农业不再‘凭经验’‘靠感觉’。同时,还开发了微信小程序,依托田园风光数字农业项目建立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引进智慧育秧工厂、生产机械化等现代化农业技术,实现生产管理、在线监控、气象监测、成虫害监测、远程灌溉的智慧升级

念好“农”经,深耕希望的田野,如今,千亩沃土良田蜿蜒绵长,一幅“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新“丰”景逐渐照进现实,乡村振兴的种子也在田间悄悄萌芽。





谱好“侨”曲

侨厝新生留乡愁

如果说朴一村的发展优势是良田沃土,地处大盈溪入海处的埕边村的优势,则是散落在村庄的华侨古厝。

埕边村党支部书记高少阳介绍,埕边村华侨资源丰富,有保护完整的红砖番仔楼20余幢,旅居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达5000多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番仔楼逐渐破败闲置。“当务之急就是想办法唤醒这些沉睡资源,让侨厝焕发新生,让乡愁留下来。”

幸运的是,在南安市大盈溪流域田园风光建设项目春风吹拂下,埕边村唱响了一曲曲侨厝新生故事。

在水头镇埕边村,一座南洋风格的番仔楼摇身变成“闽南菜餐厅”。步入古厝,只见一间间房间被改造成了包厢,现场来往食客络绎不绝,人气十足。


“这座番仔楼叫墀成楼,始建于1952年,是旅菲华侨高墀渠所建。由于其后代都在香港,古厝常年没人打理,只能租给外地工人作为宿舍。”高少阳表示,这栋番仔楼共770多平方米,还是双层番仔楼,主楼共计28间,楼前有庭院,院内开天井,东面有护厝,而且“交通方便,对于发展餐饮,打造‘食尚埕边’有着绝对优势”。


有了该想法后,高少阳便召集村里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并数次往返香港,做通屋主思想工作……历经5个多月改造,这座番仔楼实现大变身,于2024年5月正式开门迎客。

侨厝新生,让古厝“保下来”又“活起来”,村里的人气也旺了起来。如今,在埕边村,不仅有回乡创业的年轻人,还有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老年人。“我现在负责开接驳车,接送到番仔楼就餐的食客,一个月赚3000多元,还能跟大家聊聊天,讲讲村里番仔楼的故事。”村民高阿伯的生活充实了不少。




除了特色餐馆,番仔楼还有很多不同的改造尝试。“我们利用番仔楼开发了邻里‘星空’餐厅、儿童书屋,目前还在打造侨史馆、禁毒馆、中医馆、文化交流中心等。”高少阳表示,接下来,埕边村将不断探索番仔楼的无限可能,建设乡村振兴馆,讲好侨厝故事,留住最美乡愁,吸引更多人回乡创业





绘好“旅”图

带动全域“美丽经济”蝶变

“很方便,只要在跑道起点的互动智能大屏前,通过人脸识别注册登记后,就能采集自己的跑步数据,还能查看运动数据排名。”在大盈溪旁,一条4.26公里长的智慧跑道,吸引了不少运动爱好者前来“打卡”。




从空中俯瞰,这条智慧跑道如同一条丝带,将沿线的自然生态、秀美乡村串联起来,织就了一幅美丽画卷。“我们希望将大盈溪沿线自然风景与科技魅力相融合,吸引广大游客在生态氧吧畅快奔跑,沉浸式感受大盈溪沿线之美。”水头镇大盈溪田园风光项目负责人介绍,在大盈溪沿线,还将打造户外稻田咖啡厅、环游大盈溪小火车等项目,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场景,增强游客体验感、互动感、融入感,营造全新的文旅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水头镇和南安文体旅集团还联合成立了南安市水美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同时深度对接中国联合工程、新华网股份、北京青普旅游文化等专业运营团队,建立“政府投入、专业机构运营”的模式,推动全域土地整治、空间活化、农文旅融合




据了解,自南安市大盈溪流域田园风光建设项目启动以来,南安通过充分挖掘流域长达12.1公里的美丽河道、12980亩耕地资源、近7万常住人口、3个“百万村财”村等独特资源禀赋,以水田村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农文旅三产融合为方向,实施以“一廊两核十村十点”为空间结构的大盈溪流域田园风光项目


通过对流域沿线的空间优化、连片打造,逐步形成以“美丽河道”为依托、串联沿线万亩“美丽田园”和10个“美丽村庄”,带动全域“美丽经济”蝶变成景的发展格局。目前,大盈溪流域田园风光项目已完成项目建设15个,正在组织实施10个,计划建设12个。


盈盈绿水间,稻花香两岸。放眼如今的大盈溪,南安正以“溪”为脉、以“农”为笔、以“侨”为曲、以“旅”为图,着力构建美丽“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建设示范区,走出一条具有南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来源:泉州发布、海丝商报、中国水头世界石都

编辑:尤逸群

一审:尤逸群 | 二审:黄种成 | 三审:蔡毅


点亮

转发分享给更多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