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公益综合报道】如何在创新社区实践中探索“积极老龄化”?银发族如何更好地开启“第三人生”?2月19日,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携手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上海浦东新区恩派公益基金会举办“银龄未来:积极老龄化的创新社区实践”专题研讨会,并共同发布《第三人生:新生命周期涌现》议题报告。

《第三人生:新生命周期涌现》这份报告汇集了“第三人生”的理论和“未来星社区”资助计划老龄友好议题一年的实践案例。报告中提出,随着社会变革与发展,进入信息社会,大多数人退休时只是年龄达标,工作能力与生活能力并没有衰退,在退休和失能之间,涌现出长达20年以上的健康活力期。这是有别于未成年期“第一人生”和中青年期“第二人生”的全新生命阶段——“第三人生”,重新定义老年生活的意义,通过重塑人生安排,为实现自我发现、自我规划、积极幸福的老年生活提供解决路径。


“第三人生”理念 来源:报告《第三人生:新生命周期涌现》

值得关注的是,家庭、工作场所之外的第三空间,为第三人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报告的第三部分重点阐述了“第三人生”理念与标志性的“第三空间”的交融,强调了“第三人生”从社区出发,最终回归社区。

“在星巴克,我们用每一杯咖啡,扎根并服务社区,通过‘未来星社区’项目,我们将这份情感与责任,化为更深远的积极影响力。”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竺蕾表示,“老龄友好作为社区公益的重要议题之一,我们有幸与同样关切这一领域的公益伙伴、研究专家同行,将实践经验与理论思考,总结为更具思想领导力的报告,助力更精彩的银龄未来。”


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竺蕾分享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与从业者们围绕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旗舰项目——“未来星社区” 资助计划第一年的实践成果,对7座城市的50个成功案例进行归纳梳理,为更多社会组织和机构带来了具有公益思想领导力与实操经验的分享。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社区行动者们提出创新方案,鼓励长者们持续探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支持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推动跨代际的沟通融合,形成联系在地民众、激活社会资本的多层次的社会支持网络,从而构建老龄友好社区,积极应对老龄化。


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旗舰项目“未来星社区” 资助计划第一年实践成果

“未来星社区”资助计划是由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2023年发起的公益旗舰项目,计划未来3年投入1800万元,携手上海浦东新区恩派公益基金会,聚焦老龄友好、残障友好、动物友好、环境友好等社区议题,激发蕴藏在基层的公益能量。截至目前,首年项目已收官,覆盖了全国7座城市,累计资助了169个社区项目,带动超过13.5万居民参与家门口的公益。今年1月,“未来星社区”资助计划开启第二年的招募,与议题组织和公益达人们并肩,继续深耕社区公益,与社区行动者一同探索社区长效、可持续发展机制,打造社区慈善共同体,点亮社区好意之光。


“第三人生”从社区出发,最终回归社区

此次研讨会和报告倡导“第三人生”的发展理念,围绕老龄友好社区共建等社会议题,总结了星巴克基金会“未来星社区”资助计划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模式,探索银龄生命周期的新社会价值。(吉伊艾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