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靖政策简单来说就是采取的姑息、妥协、纵容的政策。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后,积极进行扩军备战,英法两国对德国的扩张行为采取了绥靖政策,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满足德国的扩张野心。比如在1938年9月的慕尼黑会议上,英法和德国签署《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了德国。英法两国推行绥靖政策,是想把祸水东引,想让德国去对付苏联。结果德国和苏联瓜分波兰之后,调转枪口开始向西进攻,英法两国自食恶果,遭受了巨大损失。



时间来到21世纪20年代,美国总统川普再次上台后,开始推行绥靖政策。还是在德国慕尼黑,美国副总统万斯进行了演讲,为美国的绥靖政策背书,演讲结束后,没有得到欧洲的掌声。不过美国这一次显然不会顾及欧洲的感受,随即在沙特举行了美俄两国外交会晤。两国会晤旨在结束俄乌战争,但俄乌战争的另一个参与方乌克兰,没有被允许参加会议。这就像是1938年的慕尼黑,捷克斯洛伐克也没有被允许参加会议。那么英法绥靖,想让德国对付苏联,美国绥靖,想让俄罗斯对付谁呢?

第一,英法推行绥靖政策。英法两国曾经是世界最强的两个大国,大航海时代开始后,英法两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在世界上建立了广阔的殖民地。包括美国,历史上也是英国的殖民地。1776年美国独立之后,国力不断发展,到了19世纪中期,美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跃居世界前列,成为了仅次于英国法国的世界经济大国。但美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仍然比不上英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法两国遭受了很大损失,战后经济发展也非常缓慢。而美国后来居上,影响力不断提升,在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成为和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并列的三巨头。随着美国的日益强大,对英法两个老牌强国的地位构成了挑战。

除了美国之外,还有苏联。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俄罗斯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全名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英法等国将苏俄视为威胁,一战结束后,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开始干涉苏俄内战,试图将新生的苏俄扼杀。但苏俄最终还是站稳了脚跟,1922年苏联建立后,国力日益强大,开始试图向西扩张。



面对美苏的威胁,英法两国为了达到保住霸主地位的目的,不愿卷入一场新的战争,因此大力推行绥靖政策,对德国让步,希望德国去对付苏联。1938年9月,慕尼黑协定签署后,英法将其强加给捷克斯洛伐克,史称"慕尼黑阴谋",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第二,美国推行绥靖政策。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了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反苏联的“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取得冷战胜利,成为了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不过随着中国、俄罗斯的发展,以及欧盟国家联系日益紧密,美国再次面临了挑战。



早在二战结束之后,美国就拉拢欧洲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建立北约的目的是为了对付苏联,以及维护自身在欧洲的主导地位。在冷战时期,欧洲面临苏联的威胁,一直紧密追随美国。但苏联解体后,世界进入了多极化时代,欧洲失去了苏联的威胁,也试图联合在一起,成为和美国、中国并列的一极。这导致美国对欧洲的领导地位不断下降。同时美国还面临着中国的挑战。

自从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对乌克兰进行了大量援助,可以说俄乌战争的持续,消耗着美国的国力,美国的霸主地位越来越不稳固。这就像二战前的英法一样,为了达到保住霸主地位的目的,美国开始推行绥靖政策。现在世界处在多极化时代,美国,中国,俄罗斯,欧盟都是一极,美国绥靖政策,肯定是想让俄罗斯对付其中一极。



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的演讲有一个深层逻辑,意思就是说美国、欧洲和俄罗斯都是基督国家。从文明的角度来看,美国、欧盟、俄罗斯之争是基督世界内部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可以调和的,不能因为内部矛盾给予其他文明可乘之机。因此美国想让俄罗斯对付的一极肯定不是欧盟,那么就只能是中国了。不过当年的德国,并没有如英法所愿,英法两国最终自食绥靖恶果,蒙受了巨大损失。因此俄罗斯也未必会如美国所愿,美国恐怕也会像当年的英法那样自食恶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