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0年10月25日还是新中国政府刚刚成立不久,整个国家极为贫穷落后的时候,但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人民解放军毅然决然的开赴朝鲜战场,与美帝国主义侵略者展开了激烈的战争。
这场战争,大大的挫伤了美国人的锐气。他们虽然一时离开了东亚大陆,但对于中国、苏联这两个国家的发展还是拭目以待。
要想遏制中国的快速发展,美国非常清楚,只有把蒋介石国民党霸占的岛屿台湾牢牢掌握在美国人手中,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艾森豪威尔执政后,更是不择手段的助推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国大陆的攻击行动。美国的军事支援,政治助力,以及大量的经济援助,正好助长了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决心。
蒋介石“反攻大陆”的野心虽然很大,但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军事实力。不能正面与大陆反抗,蒋介石只有派遣大批特务和间谍对新中国暗中进行破坏活动。
但由于共产党执政深得民心,大陆人民万众一心,在很短的时间里粉碎了蒋介石组织的政治攻势。
在大陆的破坏活动计划失败后,蒋介石更加认识到美国对于他在台湾发展的重要性。他也更清楚,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及金门各个岛屿的速度放慢,主要靠的是美国的海上第七舰队。
蒋介石想靠着美国直接和大陆开战,但艾森豪威尔不允许他这么做。因为在朝鲜战场上美国人已经领教了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人民的厉害,不想再一次和新中国发生战争。
艾森豪威尔暗下给蒋介石出谋划策,让他对大陆东南沿海的人民以及海上来往的商贸船只进行打击和摧毁。
1954年,蒋介石按照艾森豪威尔的计谋,密令台湾海军劫持英国、苏联商船,并且散布消息说是大陆共产党所为。
蒋介石国民党的这一破坏活动,大陆人民的生命安全及经济受到了极大的危害,在国际上一个国家的声誉也会受到极大影响。
为了广大同胞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声誉,为了彻底粉碎国民党的这一阴谋,1954年9月3日,5000多发炮弹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前线飞奔而出,直击大小金门岛屿。当即捣毁国民党的多个炮兵基地,他们的军舰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毁,其中有两名美军军官被击毙。
同时,国民党蒋介石不甘示弱,也进行了一番反击。此次,美国为了表示自己的态度,也插手了此事。
事后,美国为了进一步的表示政治上对蒋介石的支持,9月9日派国务卿杜勒斯专程访问了台湾。
此情此景,士可忍孰不可忍,在毛主席的指示下,人民解放军用猛烈的炮火,狠狠的打击敌人。
此次巨大的炮击打击震醒了艾森豪威尔,让他认识到拿台湾遏制大陆的发展,最后他们没有好下场。
杜勒斯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美国不能为了帮助蒋介石再和中国发生战争,不然将会更加损害美国的名誉和利益。
结果,美国只好采取了让步政策,把台湾岛屿的问题留给联合国处理,同时还宣布不在台湾岛屿周边制造矛盾冲突。
美国的让步使蒋介石怒火中烧,至此一个阶段蒋介石和美国意见分歧,矛盾很大。
从蒋介石和美国不愉快的合作可以看出,当时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的行动有很大的作用。1958年7月,由于中东国家的人民反对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美国为了继续实行新形势下的殖民政策,更好的控制欧洲及亚洲,竟然出兵对中东黎巴嫩国家进行军事打击。
毛主席宏观大局,为了帮助中东国家,把美国人的注意力分散,决定再次炮击金门。炮击金门可谓一石二鸟,即吸引了美国的注意力,又可以震慑蒋介石在金门岛屿周围的活动。
同年8月23日,人民解放军对金门开始了炮击行动。按预定目标分别炮击了国民党在金门的指挥机构、炮兵阵地、仓库等重要军事基地。
蒋介石听到金门的炮击消息,吓得坐卧不安,赶紧向美国求援。美国急速派出飞机几百架,舰艇几千艘。
看到美国支援蒋介石的飞机、舰艇,毛主席果断指示,要用猛烈的炮火迎接老美的到来。
在强大的火力面前,美国的军舰乖乖的在距离金门12海里左右的区域观战,始终没有接近战场。
得知消息的蒋介石暴跳如雷,他心想,这就是我蒋某人深信不疑的美国盟友?他们就是这样帮助我反攻大陆的?简直是笑话!
可以这样说,1954年的炮击金门是打醒了美国人,1958年的炮击金门是让美国人看到了东方睡醒的雄狮。
通过不同时间的两次炮击金门,美国开始了与中国的大使会谈,蒋介石也不再叫嚣“反攻大陆”。
由于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共产党与蒋介石属于内部矛盾,所以两次重击金门后,考虑到台湾同袍的安全,随后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显得非常温柔。
艾森豪尔在美国看到平稳的台海局势,他误判了大陆的意思,便想借此机会刷自己的存在感,于是发布消息,定于1960年6月18日他要访问台湾。
接着,大陆便做出了强烈反应。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司令部6月16日发布声明,17日到18日,将对金门及周边岛屿进行炮击。
声明发布后,于当晚20时05分,分别在莲河、厦门两地上空发射红色信号弹,以告诫人们炮击行动准时开始。
17日,艾森豪威尔乘坐“圣保罗号”正向台湾行驶,大陆的炮击声音震耳欲聋。艾森豪威尔心里十分紧张,但为了顾及脸面,冒着危险还是到了台湾。
18日,为了更好地体现中国是个负责任及仁义的国家,大陆停止了对金门和周边岛屿的炮击。
19日,艾森豪威尔的船队刚刚驶出台湾海峡,大陆遵照声明中的规定,又开始了一阵炮击。
此行回国后的艾森豪威尔,不再有先前的精神状态,他真正认识到了新中国的力量及民族战斗精神。
七十年代后期,随着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访华,中美关系迎来了暖冬时代。
在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从此以后大陆也不再向金门及周边岛屿实行炮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