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在利雅得会谈后,俄外长拉夫罗夫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显然是想消除中方对特朗普“联俄制华”的担忧,表达中俄关系稳定不受第三方影响。
此次美俄的谈判,引起世界各方的关注,因为它可能改变世界未来的战略格局。欧洲、乌克兰担心特朗普对普京妥协,出卖乌克兰和欧洲的利益。当然,中方也知道特朗普想尽快结束俄乌战争,就是为了集中资源对抗中国,也担心美俄联手。
美俄此次谈判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果,达成了四点共识,美俄关系正常化开始推进,准备俄乌停战谈判。普京表示,对会谈成果予以积极评价。特朗普则表示,此次会谈后,他对达成协议的信心大大增强,他有能力结束这次战争。
对于此次美俄会谈,欧洲方面马克龙准备举行第二次更大范围的多国会议,商讨对策,也显示欧洲对特朗普政府的担心,欧洲正在讨论对乌克兰进行大规模的援助。同时,欧洲又出台了对俄罗斯第16轮制裁措施,涉及铝产品和石油销售,制裁俄13家银行和73艘所谓的“影子船队”油轮等,显示欧洲对俄的强硬态度,与特朗普完全不同。
此前,中方对于俄乌谈判和俄罗斯也有明显的分歧。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联合国表示,中方期待利益攸关方欧洲参与谈判进程,并达成“公平、持久”的和平协议。这和俄罗斯对俄乌停战谈判的态度不同,俄罗斯不想让欧洲参与谈判,从来也没有提过“公平”的和平协议,只提出要有长期的解决方案。而“公平”的和平协议,一直是乌克兰和欧洲的提法。
中方此次表态,也表现出了对欧洲某种程度的支持和提法的一致性,这里主要可能是为了牵制特朗普想“联俄制华”,因为中方对美国的伎俩一清二楚。
中方态度的变化,肯定也引起了俄罗斯的注意,很快俄罗斯也做出了积极回应。俄谈判代表外长拉夫罗夫,在利雅得同鲁比奥等美国代表会谈后,回国立刻对俄国家杜马汇报了谈判情况。拉夫罗夫在汇报中提到,中国领导人会在5月9日俄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访问莫斯科,而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在8月底至9月初访华。
其实,中俄领导人相互参加彼此的二战胜利80周年庆祝活动,此前俄罗斯驻华大使莫尔古洛夫早已宣布。那么,拉夫罗夫此时为何还要重复呢?
其实,这是在向中方释放一种信号,就是想表达美俄虽然在利雅得开始谈判,但俄罗斯没有忘记中俄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两国领导人共同庆祝二战胜利80周年,就是显示中俄的战略关系很稳定。这就等于告诉中方,即使美俄关系缓和了,俄罗斯也不会和特朗普搞“联俄制华”。
其实,美俄此次会谈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成果很有限。后面的俄乌停战谈判,还面临很大的困难,未来还充满不确定性。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俄罗斯和美国联合对抗中国,对于俄罗斯来说也是“得不偿失”,经济上受损,地缘上也会面临东线的压力。显然,普京是能看清楚美国的伎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