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澜昌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言论再次引发轩然大波,他公开表示,自己与俄罗斯的互动远超华盛顿盟友的预期,而这不过是他与俄罗斯达成协议的铺垫,旨在撼动当前国际秩序中的“西方阵营”格局。特别是在乌克兰问题上,特朗普频频绕开欧洲的立场与关切,直接同俄罗斯展开对话,欧洲的信任已经遭遇到了空前的挑战。
在特朗普的言辞和行动之间,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首脑的个人作风,更是全球力量博弈中美国内外政策的剧烈震荡。当欧洲多国发出警告,要求重新审视对美国的依赖时,特朗普政府所采取的“交易性政治”模式无疑让这一危机加剧。正如欧盟委员会竞争事务专员特蕾莎·里贝拉所指出的,特朗普推崇的那种“强人政治”与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可预测性、动荡性相比,欧洲所追求的则是一个能够提供稳定性、可预测性的市场环境,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
但现实却是,特朗普言辞中的“市场开放”和“自由竞争”只不过是为了博取短期利益,而非真正为长期稳定的商业规则打下基础。美国政府的态度从根本上无法为企业提供可持续的政策保障,这让无数依赖稳定环境的国际企业陷入了不确定性中,而这也是欧盟所不能容忍的。
特朗普政府对欧洲采取的种种手段,几乎可以用“无所不用其极”来形容。无论是在数字服务法案中的“滥用制裁”,还是对欧洲企业的一系列贸易制裁,特朗普的做法都在动摇着欧洲对于美国的信任基础。特朗普抨击欧盟的监管政策过多,尤其是对美国科技企业的监管,不仅让欧盟失去了对美方政策的信任,也让双方的经济合作日益陷入僵局。
里贝拉明确指出,美国与欧盟的矛盾不仅仅是贸易摩擦这么简单,而是美国日益对欧洲的政策进行侵蚀。特朗普将欧盟对美国科技公司的监管视为“税收”,这不仅仅是经济利益上的冲突,更是对欧洲自主政策的直接挑战。在特朗普的眼里,欧盟的政策似乎永远都不够“美国式”,既不够灵活,也不够“交易性”。
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更是让欧洲的立场在乌克兰问题上岌岌可危。最近,美国与俄罗斯代表团在沙特阿拉伯举行的会谈,再次揭示了欧洲在全球事务中的尴尬处境。在乌克兰问题上,欧洲国家原本的立场被特朗普甩到了一边。俄美在没有欧方参与的情况下进行谈判,这种“美国优先”的做法,不仅让欧洲在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丧失,也使得欧洲国家的安全利益遭遇严重威胁。
欧盟成员国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如果没有与俄罗斯的协议中有足够的欧盟参与,未来可能会被排除在重要谈判之外。特朗普和普京之间的亲密接触,向世界宣告了一个新秩序,那就是美俄双边主导,而欧盟只能在一旁看着。
而这场博弈的“后遗症”开始在欧洲政坛显现。欧洲议会的多个党团已经呼吁加强欧洲防务与独立战略,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全球安全危机。可惜,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欧盟现有的外交与防务框架显得过于脆弱,根本无法应对特朗普与普京构建的全球新秩序。
欧盟的未来,岌岌可危。如果欧洲继续对美国的依赖保持如此执迷不悟,它将永远只能在美国的影子下生存,无法真正实现自主、独立的国际战略地位。反过来,如果欧盟选择摆脱美国的控制,转向更具独立性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它面临的则是一个全新的、充满变数的国际环境。在这个“美国优先”和“欧洲自主”并行不悖的时代,如何平衡与美国的关系,如何站稳全球舞台上的脚步,将是欧盟亟需解答的问题。
毫无疑问,当前的局势对欧盟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未来,欧盟能否在特朗普所制造的国际乱局中寻找到出路,甚至在失去美国的支持后重塑全球秩序,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悬念。但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欧盟继续在美欧关系中徘徊不前,不仅会进一步加剧与美国的矛盾,更可能在全球政治博弈中丧失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