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


2024年12月23日,为丰富东北文旅生活,在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南阳,举办首届吉林地区“大东山水杯”南北乡村雪地足球邀请赛。视觉中国供图

“带着知识、见识和能力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长春光华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张磊日前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

张磊多年从事“三农”问题研究,深入开展田野调查。在他看来,那些先行一步返回乡村的青年创业者,为解决乡村产业空心化问题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成为撬动、带动乡村振兴的一股重要力量。

东北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坚实的农业基础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与优势。在业内专家看来,东北乡村产业特色鲜明,除了传统的农林牧渔业之外,在农产品深加工、农业观光旅游等领域都有优势,形成众多地域品牌,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近年来,东北特色产业持续发展,有力推动东北地区乡村经济增长。张磊表示,特色产业的发展能够吸纳大量乡村劳动力,使得很多村民无须离开家乡外出打工。与此同时,东北特色产业在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方面实现稳步提升。特色产业还带动了农产品配套产业链的发展,比如包装、运输、销售等相关产业因此受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张磊指出,通过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能够提升产品经济价值,推动东北地区农业产业链升级,以及配套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与此同时,东北地区乡村特色产业的繁荣可以促进乡村旅游业兴起,带动当地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共同发展,为乡村经济注入更多活力与动力。

但东北地区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人才短缺、资源整合能力不足、产业结构较为单一、数字化销售渠道开发力度不够等。

如何突破这些瓶颈,实现乡村特色产业突围?对此,张磊认为,首先应当充分发挥政府顶层设计作用,加强科技创业与应用研发投入;其次,要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框架,促进高校与乡村企业之间的合作,例如政府与教育机构可以携手开发契合乡村特色产业需求的课程和培训项目;再者,要依托数字化技术,构建特色农产品的多元化商业体系。“可以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体系,联合地区同类型产业企业在电子商务平台开设集群化店铺,加大社交媒体、网络营销等推广力度,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他说。

“长白山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张磊表示,这是吉林省特有的环境资源,应当充分挖掘长白山的旅游资源优势,以“长白山”这一品牌为核心进行拓展延伸,比如推出“长白山人参”“长白山蜂蜜”“长白山玉米”“长白山灵芝”等一系列特色产品。同时,借助长白山品牌的影响力,推广和带动吉林省其他品牌的发展,提升区域品牌整体竞争力。

当下正值冰雪旅游旺季,张磊建议,可以打造“农业+旅游”的农旅融合新业态,充分利用长白山旅游资源、冰雪旅游资源进行农特产品宣传推广,让农特产品走进餐馆、展馆以及景区。

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舒坤良指出,乡村实现充分发展,具备就业和创业的广阔空间,产业得到良好发展,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足够吸引更多年轻人回流,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舒坤良看来,激活乡村的内在潜能,充分发挥乡村独特优势,实现与城市的错位发展和融合发展,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

舒坤良认为,目前东北乡村产业空心化现象仍比较严重,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不完善。要做大做强乡村特色产业,要将传统的生产思维转变为产业思维,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深入研究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竞争力。

此外,还要聚焦产业集聚发展,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充分发挥园区的政策集成、要素集聚、企业集中、功能集合等优势。同时,积极引导科技研发、加工物流、营销服务等各类主体在示范区和农业农村地区投资兴业。

舒坤良指出,当务之急在于要引导有条件的县市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培育和优化特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要完善农业产业服务功能,积极承接大中城市的转移产业,探索发展专业化中小微企业集聚区,以及乡村作坊、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

在乡村振兴资金投入方面,舒坤良建议,“要更加集中,形成叠加效应,将资金集中使用,着力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农业现代化生产基地和示范样本”。

舒坤良认为,要提升农业农村的功能多元化水平,以此带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抓手就是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他进一步指出,要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深入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农业大县发展粮油加工、食品制造等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在他看来,同时要大力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发展旅游观光、农耕体验、民宿康养、研学科普等新产业新业态。

要创造一个涵盖粮食生产、畜牧业生产、加工业、旅游业等一体化的多元产业业态,推动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发展,以融合发展的模式提升农业农村发展的综合价值。“由此形成合力,为东北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强劲动能。”舒坤良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