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这是一张普通的银行卡,塑料外壳已经微微发白。我摩挲着它,心里五味杂陈。半年前,婆婆临终前把它交到我手中时说:「蕙兰,这卡里有十二万,就当是妈对不住你的一点心意。」而老大那边,却分到了价值一百八十万的学区房。

当时的我,只觉得心里堵得慌。这么多年来,我们夫妻俩事事以行动表达孝心,却换来这样不公平的待遇。直到今天,当我站在银行柜台前,听到柜员那句意味深长的话,我才恍然大悟......



我坐在银行大厅的等候区,看着手里那张旧得微微发白的银行卡,心里却不是滋味。

想起半年前,婆婆李桂芝的追悼会,还有她在医院临终前拉着我的手,对我说的那些语重心长的话:「这张卡是给你的,里面存了十二万块钱。我这套房子就归你大哥一家,大哥刚刚出生的时候,家里日子穷,他小时候跟着我们吃了不少苦。现在他们家两个孩子,经济上比你们要紧张些......」

我是张蕙兰,今年三十六岁,在一家贸易公司做出纳。说真的,对于婆婆这样的安排,我心里多少有点不舒服。

这些年,我一直用心照顾这个家,结果到头来,却好像比不上大哥那个光说不做的老婆刘秋梅。还记得刚嫁到李家时,婆婆总是跟我说:「蕙兰啊,你这个人吃亏就吃亏在心直口快,做人说话要圆滑一点。」

可我就是这样的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懂得拐弯抹角。每次看到刘秋梅依偎在婆婆怀里说那些好听话,我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妈,您今天这身衣服真好看,显得年轻,跟我像姐妹似的。」

「妈,您的豆角焖面老好吃了,我到哪都吃不到这个味道。」

「妈,您看看您这气质,皮肤保养得多好,一点皱纹都没有......」



这种话,刘秋梅张嘴就来。相比之下,我和老公更喜欢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关心。每次去看婆婆,我们都是拎着大包小包,从用的到吃的,全部给她准备好。进门就开始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绝对不让婆婆动手。

过年的时候,我总是提前半个月开始准备,从买年货到大扫除,再到准备食材,每件事都认真对待。

有一年除夕,我提前一天回到婆家。第二天天不亮就起来忙活,做红烧肉、炖猪蹄、包饺子,搞卫生,就是想让婆婆觉得我们一家比大哥孝顺。刘秋梅倒好,等到晚饭时分才慢悠悠地来,手里就提着一袋速冻饺子,还理直气壮地说:「妈,知道您爱吃饺子,特意给您买的。」婆婆听了这话,脸上笑开了花,连连说自己就喜欢吃这个牌子的饺子。

有段时间,婆婆血压高,医生建议她卧床休息,我立刻请假去照顾她。接下来半个月,我天天变着花样做饭,照顾她的起居生活,一直住在她家里。刘秋梅倒是简单,说了一句「都是一家人,不分彼此,咱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然后打了几个电话问候问候,人都没来看一眼,一箱牛奶鸡蛋都没送过来。

「妈,我和泽宇最近都很忙,单位有检查,老二还小,也离不开人。有弟妹在,我就放心了,您这缺点啥告诉我,我有空给您送过来。」电话里,刘秋梅说话还是那么贴心。



我本以为婆婆能分辨出谁是真心对她好。没想到,他们直接把在云南旅游的照片,都发在朋友圈了,婆婆还看得美滋滋的,不停地给他们点赞。照片中,她和大哥李泽宇在苍山洱海玩得特别开心,笑容灿烂。看着那些摆拍的旅行大照,哪有半点太忙的样子。我心里气得直冒火,屏蔽了他们的朋友圈,心里觉得特别讽刺。

我让老公去看看他们的所作所为,老公只是叹气说:「妈从小就特别疼爱大哥,我都习惯了。」

确实如此,我跟老公谈恋爱的时候,就能感觉到婆婆偏心大哥。每到节假日聚餐,永远都是先问大哥想吃什么,临走了,婆婆准备的回礼,也都是大哥家的最多最好。

让我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婆家的老房拆迁。按照政策,可以换两套新房,或者拿一笔补偿款。我和老公建议婆婆选两套房,这样两个儿子各有一套,比较公平。婆婆一开始也觉得这主意不错。

但不知道刘秋梅私下里说了什么,婆婆突然改变主意,只要了一套小房子。当时我觉得奇怪,但看婆婆已经决定了,也就没再说什么。虽然心里明白,这肯定是刘秋梅在背后做了手脚。



「以后这个家就交给我们照顾您,妈。您想吃什么、想去哪,我们都陪着。」刘秋梅一边拍着婆婆的背,一边说着甜言蜜语。

时光飞逝,日子一天天过去。自从刘秋梅二胎生了个儿子李锦楠后,婆婆对他们一家的偏爱变得更加明显。

虽然我和老公也有个女儿李思瑶,但在婆婆心里,孙女似乎永远比不上孙子。有一次,思瑶作文比赛拿了奖,周末开心地跑去给婆婆看。婆婆只是冷淡地点头说了句「女孩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随后就转身给大孙子锦楠准备零食了。看到女儿脸上失落的表情,我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疼。

刘秋梅总是在婆婆面前说:「妈,您看他们家不打算要二胎,咱们李家就这一个大孙子,将来还不靠他支棱起咱们李家。」每次听到这种话,我都觉得特别难受。

我和老公都有自己的事业,对现在的生活也很满意,根本没想过要二胎。但刘秋梅却总是拿这件事做文章,在婆婆面前说三道四,好像没有儿子就不孝顺一样。

婆婆对我的改变,在她重病住院期间。那段时间,我每天晚上都守在病床旁。医院里到处都是刺鼻的消毒水味道,单调的仪器声让人心烦意乱。那个冬天特别的冷,我裹着棉袄,一边观察输液的进度,一边给婆婆按摩拍背。

「蕙兰,夜深了,你先回去休息吧,我自己能行。」婆婆总是这样轻声说。

「妈,我不累,万一您半夜需要什么,也有人照应。」我一边回答,一边继续给她按摩。有时候,我能感觉到婆婆注视着我的眼神中带着泪光。

那时候,刘秋梅也来过几次医院。每次都是精心打扮,穿着高跟鞋匆匆而来。她会带些水果放在床头,然后坐在那里打电话聊天,最多待个十几分钟,就坐不住了:「妈,我今天是偷跑出来的,这些水果,你让弟妹给你洗了吃哈。一会儿要去接锦楠放学,就不多呆了。」刘秋梅说完这些话,就踩着高跟鞋离开了。

记得有一次,护士来测血压时发现婆婆的秋衣秋裤有点湿。原来是护工给她洗头擦身子,不小心打翻了水盆。开始只是以为弄湿了被褥,没想到老人的贴身衣物也湿了。正好我当时来给婆婆送饭,尽管那天晚上大雪纷飞,我坚持冒着严寒回家拿了干净的换洗衣服。当我气喘吁吁地赶回病房,婆婆眼中含着泪水:「蕙兰,这么晚了,你还特意跑一趟......」



「妈,您别这么说。要是您着凉了,我们会更心疼的。」我一边帮她换衣服一边安慰她。

就在那段时间,我无意中听到刘秋梅在打电话:「这老人家真是的,病这么久,搞得我们都累得不行。要不是她总是说这套房子给孙子,谁愿意天天往医院跑......」

听到这些话,我的心像被刀割一样痛。我很想冲出去质问她,但想到婆婆现在的身体状况,我还是强忍住了。

三天后,医生把两个儿子叫到办公室,说婆婆的病情不太好,可能熬不过这个冬天。我强忍着眼泪,决定把这个消息藏在心里,不让婆婆知道。我不想让婆婆最后的日子笼罩在悲伤中。

那段时间,我更加细心地照顾婆婆。知道她喜欢喝鱼汤,吃软烂的食物,我每天都变着花样给她煲汤,把小米粥熬得烂烂的,加点红枣枸杞,看着她慢慢把粥喝完,我心里就特别温暖。

婆婆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经常拉着我的手说些感激的话。有时候她会回忆起往事,说起大哥小时候吃的苦,也说起这些年我们两家的闹心事。

「蕙兰,这些年的事情,我都看在眼里。」一天晚上,婆婆突然对我说话,「你们两口子是真心对我好,我心里都清楚。」我刚要开口,她轻轻摇了摇头:「有些事情我都明白,但生活就是这样,总得有人担当。你别担心,我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没想到,这竟成了婆婆留给我的最后一番话。

几天后,婆婆把全家人叫到病房,宣布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房子归老大一家,而我们家得到的只是一张十二万的银行卡。

听到这个消息,刘秋梅的眼神顿时亮了起来。这套房子价值一百八十多万,是重点学区房,以后肯定能升值。她立刻扑在婆婆的怀里,哭哭啼啼地说要用心照顾婆婆。

「妈,您出院就住到我们家去,以后让您大孙子好好孝顺您。」刘秋梅一边抹泪,一边说着好听话,但眼神里藏着明显的计算。

我默默站在病房角落,看着这一幕,感觉心里堵得慌。这么多年尽心尽力的付出,在婆婆眼里就只值这一张卡片吗?正当我低着头失望转身时,看到婆婆轻轻的撇了我一眼,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婆婆是在凌晨三点走的,看着很平静,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应该不是很难受。办丧事时,刘秋梅表现得特别伤心,但她一滴眼泪都没有。大哥更直接,在追悼会上已经有中介频频给他打电话了。



「这房子地理位置不错,就是装修太老旧了,住着不太方便,我们想卖了,再买套大平层。」大哥的话传进我耳朵,让我心里一阵酸楚。这可是婆婆一辈子的心血积蓄。

安葬好婆婆很久,我都一直沉浸在她去世的悲痛中。

半年后,老公说看好一个基金,我才想起婆婆给我的那张银行卡。说实话,那十二万元对我来说不算什么。但这是婆婆留给我的最后一件东西,我觉得应该好好地利用起来。

第二天我准备去银行转账,结果正好遇到发退休金的日子,排队的人很多。我拿了号,等了将近四十分钟,才叫到我。

我把卡递给柜员,她看了看卡,又查看了电脑,然后用手指了指隔壁的窗口说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