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许多人怀揣“美国梦”,对国外生活心驰神往。可美国犹太人盛智文却反其道而行之。
他舍弃唾手可得的美国和加拿大国籍,带着百亿美金的身家投身于中国。
盛智文
被问及原因时,盛智文从容说道:“尽管我有着一张西方面孔,但我百分百是中国人!”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又因何自诩“中国人”呢?
颠沛流离的前半生
盛智文是出生于德国的犹太人,很小的时候便被父母带一起移民美国。
那时候的盛智文并不懂何谓“故乡”,只是觉得自己并不喜欢美国,尤其是美国人那种“张牙舞爪”的性格。
有一次,盛智文在路边同其他孩子玩耍,可身材瘦小的他却无缘无故被其他孩子戏弄、殴打,于是便哭着回家询问父母:“我们什么时候回家呀?我不喜欢这里。”
但父母却轻描淡写的回复道:“这就是我们的家,以后也是。”
此时的盛智文年仅5岁,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但他却因害怕被欺负不敢出门,只能躲在院子里独自娱乐。
适应了一段时间后,盛智文被父母送到了美国当地的学校,开始接受美式教育。
由于盛智文的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导致他只能和各种肤色的孩子一同上学,而种族差异导致的学校暴力事件屡见不鲜。
这些所见所闻,让盛智文对美国产生了一种厌恶的情绪,认为这个国度虽表面上崇尚自由,但本质上只是个“利己主义者”。
思想成熟的盛智文,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会了自我保护,他总是像个透明人一样,从不参与班级学生之间的纠纷。
可在他7岁那年,盛智文父亲却因为操劳过度去世,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母亲身上。
不得不说,美国的竞争压力实在太大,对于盛智文这样的底层家庭,很难拿到所谓的“绿卡”,所以政府根本就不会救济哪怕一分钱。
为了活下去,母亲带着年幼的盛智文再度移民,去往了加拿大。
在加拿大期间,盛智文母亲因为没有合法身份,只能在各个小餐馆打黑工,工资少得可怜。
没有办法,她一天要打三份工,才勉强能够保住温饱并给盛智文交学费。
盛智文把一切都默默看在眼里,心中暗自发誓,定要出人头地,让母亲过上优渥的生活。
12岁时,盛智文毅然辍学,踏入社会打工,只为减轻母亲的重担。
但母亲对此却并不高兴,她觉得盛智文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如今因为眼前的短期收益放弃机会,显然是错误的选择。
好在盛智文对未来有着明确的规划,他并非是对学习不感兴趣,而是打算自己攒学费,半工半读。
得到母亲的允许后,盛智文一大早就出门帮助报社卖报纸,长期的走街串巷,还间接改变了他的性格,不再和以前一样“孤僻”。
五年的时光悄然过去,盛智文正式结束了自己的学业,顺利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勇于尝试、逆袭人生
盛智文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内衣公司当“发货员”。
按理说,他这样从小就跑社会的年轻人,不仅能说会道,而且有着十足的干劲,公司却让他负责枯燥乏味的发货事宜。
很快,盛智文便表现出了自己的不满,他找到公司管理层寻求调岗,但遭到了拒绝。
公司给出的答复是:“你太年轻,对销售工作一无所知,并不适合。”
此番话导致盛智文十分愤怒,明明自己都没有做过尝试,凭什么就断言自己不行!
不久之后,盛智文找到了一家销售成品服装的公司,业务是对接各大商店以及卖场。
很显然,这样的工作就是盛智文苦苦找寻的,不仅是销售行业,还有着极其丰厚的利润。
不过话说回来,这家服装公司的销售对象是卖场以及商店,属于批发业务。相较于单品销售的难度上了不止一个档次,所以公司招聘员工的方式更贴近于“广撒网,捞大鱼”。
一开始,盛智文也是到处碰壁,只因他没有多少社会经验以及谈判技巧,但不怕出丑、不怕拒绝的他很快就摸索出一套成交秘诀。
靠着聪慧的头脑,油嘴滑舌的说辞以及临场应变能力,盛智文在自己赚钱的同时,还帮助客户提供卖货思路,从而与老顾客牢牢绑定。
要知道,销售人员最需要的就是客户资源,他们大多都是同行,一旦能获得其中一个的高度认可,那订单自然会源源不断。
就这样,靠为客户“带来利益”的盛智文业绩一路走高,薪资也越来越多。
公司高管对盛智文青睐有加,不仅给予了他管理层岗位,还开出巨额薪资试图将其留下。
可服装公司这样的小庙,又怎么可能容得下盛智文这样的大佛呢!
19岁那年,盛智文拿着手中的几十万美金,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创业之路。
凭借此前的忠实客户,盛智文选择自行成立一家“服装公司”,虽产量不高,但却不愁销路。
为化解产量与货源方面的难题,盛智文着手在市面上寻觅供应商,最终找到香港的一家工厂。
还真别说,在盛智文的一番比较下,香港工厂生产出来的衣服不仅质量好,而且价格相当便宜。
于是,盛智文果断选择押上全部家当,从香港进口服装在加拿大售卖。
仅仅一年的时间,盛智文就靠倒卖服装赚取了100万,并且他本人还开设了几家服装店。
立足香港
一年上百万的收益,盛智文除了震惊之外就是激动,他想要靠服装生意赚更多。
可这笔钱真的到了盛智文手上时,却因为高税务大打折扣,而他也不得不将公司搬到了香港。
更换了环境之后,盛智文发现此前的那一套模式行不通了,因为香港背靠中国,有着强大的纺织业,服装的成本得以控制得很低。
盛智文专为香港市场开展调研,而后决意创立一家主打差异化、设计风格为加拿大式的服装厂。
此举让盛智文大获成功,后续更是开设酒吧,将大量的西方文化带到香港街头巷尾。
多年之后,香港的兰桂坊17间店铺都成了盛智文的产业,几乎所有人到访之后,都会忍不住驻足观望。
赚钱之外还有热爱
2000年,盛智文主动接洽香港政府,表示愿自掏腰包对海洋公园进行重新建设。
这笔巨大的投资不会有任何回报,但盛智文却说,我曾舍弃美国和加拿大国籍,是因为我不喜欢那里,可对于香港,我愿意付出一切。
此后,盛智文提出加入中国国籍,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2008年,经过政府审核之后,盛智文终于成功加入中国国籍,并于2019年受邀参加了国庆节70周年庆典。
参考信源:人民网2020-07-19《盛智文:“我长着一张西方人面孔,里面是一颗中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