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女士现在觉得,自己肯定是被套路了。
本来还款4万多元
实际要还67320元
35岁的杨女士是西安人,2024年3月,她想购买一辆哈弗H6,于是前往锦业一路上的西安唐盛专营店。第一天去了后,价钱没谈拢,当晚,一男子打来电话,称是店里的,叫小卫,还说次日有活动,让来店里,价钱都好谈。第二天,杨女士再次去了这家店,“见到了小卫,他很热情,详细介绍了车辆的情况,并称可以首付一部分,其他的办理两年无息贷款,这样比较划算。我就决定首付60%,剩余的40%分期支付。”
杨女士说,车的指导价是109800元,小卫说落地价可以降到94700元,首付5万,剩下的4万多无息贷款两年,每月还款1870元。于是,在小卫带领下,杨女士去交了5万元首付款,然后办好了贷款、提车手续,于当晚把车开走,“手续很麻烦,他一个劲儿催我签字按手印,还说马上下班了,催着我办,我根本没机会看具体条款。”
随后,杨女士均正常还款。今年2月13日,还款即将结束时,她偶然发现合同中的问题——合同上写的是在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贷款,期限3年,而不是当初说的2年。而且,她通过平安车管家APP查询到,她的贷款并不是无息,而是自贷款之日起就已确定,每月需还1870元左右,共36个月,“这意味着,我原本以为只需再还18300元左右的余款,也就是总共还个4万多元就行了,但实际上却要还67320元,整整多了24489元。”杨女士再次联系小卫时,其电话成了空号。她前往唐盛哈弗4S店,4S店却表示这个小卫并非他们的员工,他们不认识这个人。
4S店称接待者不是店里人
车是按84400元卖出的
杨女士现在下载的材料有融资租赁信息确认函和款项用途确认函,上面显示是与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签署的相关合同,而融资租赁付款确认函上显示,杨女士作为买方,与西安派克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作为的卖方订立了相关车辆买卖合同。
汽车销售合同上写着,首付47900元,融资额为55500元,连带保险等合计首付53969元,36期,3年,月供1870元。还够一年可提前还款,“这份合同开始小卫没有给我,后来才给我的,他催着我签字,我以为他是店方的,完全是信任他,就没有仔细看。”
2月19日上午,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和杨女士一起前往4S店,其负责人说,杨女士所说的接待她的小卫,不是店里的人,汽车销售合同也不是店内的合同。车是按照84400元卖出的,店里也收到了全款,其中5万元是杨女士支付的,剩下34400元是垫款。杨女士贷款的公司和合作方,和店里均没有关系。
西安派克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他们公司是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的合作方,杨女士的贷款手续没有任何问题,放款之前肯定有面部识别等程序,最终的款项都是资方收的。他们还表示,那个小卫,不是他们的人,他们也不认识,公司没有收到利息。
面对算账要求
男子称现在不卖车了
下午4时许,小卫主动联系上杨女士,说没有骗她,她当时进行了面签,现在要提前还款,可以直接或打电话预约。杨女士质疑说,“你不是店里的人,为啥要假装是店里的人,还说当天调休,赶到店里接待?”对方则回复称,自己有卖车的资质,同时反问,“你签字的时候,没看具体条款吗?”杨女士约他去店里仔细算账,对方则说,他现在不卖车了,在外地。
下午6时许,记者联系上小卫,他说,自己此前在西部车城开了家汽贸公司,在西安所有的4S店都可以提车。杨女士说在高新,就约在了盛唐专营店办的提车手续,提车前的贷款手续都没有问题,当时给她说清楚了,2024年,行业比较卷,就没干了。“当时给她算了三种方案,包括一种无息的,但她的首付比例达不到免息,就选择了现在的这种3年的方案,下午是派克峰联系了做单子的,也就是金融专员。”杨女士则否认了小卫的说法,并表示目前正在收集证据,打算通过法律程序进行解决。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卿荣波 文/图 B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