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不想看书,我想玩手机!”

“爸爸,这本书好无聊,我不想读!”

这样的场景,你是不是也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孩子抱着手机刷视频、打游戏,家长在旁边苦口婆心地催着去看书,结果孩子一脸的不情愿,甚至直接甩出一句“我不喜欢读书!”

不爱阅读其实在孩子当中是一个很普遍性的现象。

说实话,我以前也曾担心这个问题会发生在自己女儿身上,但好在我未雨绸缪,自己提前摸索出一套方法,并对女儿进行积极引导,使得她在很小的时候就对阅读产生了兴趣。

现在,我女儿在小学三四年级就能创作出让全校老师都震撼的文言文作文、格律诗词等,在五六年级就累计写出了几十万字的中长篇小说……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阅读的滋养。

为什么阅读如此重要?

研究数据显示,爱阅读的孩子在学业成绩、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方面普遍优于不爱阅读的孩子。

阅读不仅能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还能培养他们的专注力、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

更为重要的是,阅读是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它能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不断自我成长。

然而,现实是,很多孩子对玩手机的兴趣远大过对阅读的兴趣,甚至觉得读书是一种负担。

事实上,很多家长都为此心急如焚,却又不知道从何下手。

现在我就分享4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爱上阅读,让TA的成绩蹭蹭涨!

这些方法不仅实用,而且操作起来并不难。

只要你愿意花点心思,孩子的阅读习惯就能慢慢培养起来。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方法,看看如何让孩子从“不爱读”到“主动读”,从“读得少”到“读得多”,最终让阅读成为TA生活的一部分!



01 方法1:从兴趣入手,找到孩子的“阅读开关”

你有没有发现,孩子对某些事情特别着迷?

比如有的孩子痴迷恐龙,能说出几十种恐龙的名字;有的孩子喜欢超级英雄,对每个角色的超能力如数家珍;还有的孩子对宇宙充满好奇,整天问“黑洞是什么?”

其实,这些兴趣点就是孩子的“阅读开关”。

孩子不爱阅读,往往是因为我们初期给的书不对胃口。

有的孩子明明对动物感兴趣,可你在没做好引导的前提下,就硬塞给TA一本《红楼梦》,TA可能翻两页就扔一边了。

可如果你给TA一本《恐龙百科》,本就对动物感兴趣的TA一定会如获至宝,一口气就读完,最后意犹未尽,可能还要追着你问:“妈妈,妈妈,还有吗?”

那我们要从哪些方面去找到孩子的“阅读开关”呢?

1.观察孩子的兴趣点:

孩子平时喜欢看什么动画片?玩什么游戏?聊什么话题?

这些兴趣点其实就是选书的线索。比如喜欢《奥特曼》的孩子,可以试试科幻类书籍;喜欢《小猪佩奇》的孩子,可以看看生活类绘本。

2.选择相关书籍:

对大部分孩子来说,不要一上来就给孩子推荐经典名著,先从TA感兴趣的内容入手。

比如,喜欢恐龙的孩子可以看《DK儿童恐龙百科全书》,喜欢科幻的孩子可以试试《三体》青少版。

3.逐步引导拓展:

当孩子对某一类书产生兴趣后,可以慢慢引导TA接触其他类型的书籍。

比如,从恐龙百科延伸到自然科普,从科幻小说延伸到历史人文故事等等。

我认识的一位家长,她的孩子一开始对阅读毫无兴趣,整天抱着手机看动画片。

后来,她发现孩子特别喜欢《名侦探柯南》,于是买了一套侦探小说。

没想到,孩子看得津津有味,甚至主动要求买更多类似的书。

慢慢地,孩子从侦探小说开始,逐渐爱上了阅读,阅读面越来越广,现在已经成为班上的“小书虫”。



02 方法2:营造阅读氛围,让读书成为家庭习惯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孩子不爱读书?也许,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

想象一下,你每天下班回家就躺在沙发上刷手机,却要求孩子去看书,TA会怎么想?

TA可能会觉得:“凭什么你们可以玩手机,我却要读书?”

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1.家长以身作则:

每天固定时间,放下手机,拿起书本,和孩子一起阅读。

哪怕只是阅读10分钟,也能让孩子感受到浓浓的阅读氛围。

2.打造家庭阅读角:

在家里布置一个温馨的阅读角,放上舒适的座椅、柔和的灯光和适合孩子的书籍。

让孩子觉得阅读是一件享受的事情,而不是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3.组织家庭读书会:

每周选一个时间,全家人坐在一起,分享自己读过的书。

孩子可以讲自己喜欢的故事,家长也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我的一位朋友家里有一个“家庭读书会”的传统。

每周六晚上,全家人都会聚在客厅,轮流分享自己这周读过的书。

一开始,孩子只是为了完成阅读任务,随便翻几页书应付了事。

但慢慢地,TA发现家庭读书会很有趣,便开始认真阅读,甚至主动要求多读几本书。

现在,这个孩子已经成为班上的“阅读小达人”,还经常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



03 方法3:用游戏化方式,让阅读变得有趣

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游戏?因为游戏有趣、有挑战、有奖励。

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把阅读也变成一种游戏方式呢?

实践证明,家长有意识地运用游戏化方式,能极大地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1.设计阅读挑战:

比如“21天阅读打卡”,每天读完一本书或一章内容,完成后给予小奖励。

奖励可以是孩子喜欢的贴纸、玩具,或者一次家庭出游等。

2.将阅读与游戏结合:

比如角色扮演:让孩子扮演书中的角色,家长配合演出。

或者故事接龙:家长和孩子轮流编故事,看看谁的故事创意更精彩。

3.利用阅读APP或电子书:

很多阅读APP有互动功能,比如语音朗读、动画插图等,能让孩子觉得阅读更有趣。

一位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一开始对阅读毫无兴趣,直到她设计了一个“阅读闯关游戏”,这种状况才明显改善。

具体做法是,每读完一本书,孩子就能获得一颗“星星”,集齐10颗星星可以兑换一个小礼物。

孩子为了得到礼物,开始主动阅读,甚至要求多读几本书。

现在,这个孩子已经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成绩也明显提高了。



04 方法4:从短到长,循序渐进培养阅读习惯

你有没有试过给孩子一本厚厚的《哈利·波特》,结果TA翻了两页就说“太长了,我看不完”?其实,这很正常。

从孩子的心理学角度来看,如果一开始就让他们接触长篇大论,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觉得阅读简直就是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我认为以下三点可以尝试。

1.先从短篇故事、绘本开始:

对于刚开始阅读的孩子,短篇故事和绘本是最佳选择。

比如《小猪佩奇》系列、《不一样的卡梅拉》等,文字少、图画多,孩子更容易接受。

2.设定小目标:

不要一开始就要求孩子读完整本书,可以从每天读10分钟、读1页开始。

随着孩子阅读能力的提升,逐渐增加阅读时间和阅读量。

3.鼓励孩子记录阅读心得:

让孩子用简单的语言记录自己读过的书,比如“这本书讲了什么?”“我最喜欢哪个角色?”

这种记录不仅能增强孩子的成就感,还能帮助TA梳理阅读内容。

我表姐曾经为孩子的阅读习惯发愁。后来,她决定从每天读1页开始,陪孩子一起读《小王子》。

一开始,孩子觉得这本书“太无聊”,但因为每天一页很容易读完,再加之妈妈的陪读,孩子慢慢地被故事吸引,最后每天一页的量已经不能满足胃口了,TA开始主动要求多读几页。

半年后,孩子不仅读完了《小王子》,还开始尝试阅读其他大部头书籍。

结语

回顾一下我今天分享的4个方法:

从兴趣入手,找到孩子的“阅读开关”——让孩子从喜欢的内容开始,慢慢爱上阅读。

营造阅读氛围,让读书成为家庭习惯——家长以身作则,打造温馨的阅读环境。

用游戏化方式,让阅读变得有趣——通过挑战、互动和奖励,激发孩子的阅读动力。

从短到长,循序渐进培养阅读习惯——从简单的绘本开始,逐步过渡到长篇小说。

这些方法并不复杂,但关键在于坚持。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家长给予足够的时间和耐心。

就像种庄稼,只有每天坚持浇水、施肥,才能看到它茁壮成长。

所以,家长们,别等了!

每天哪怕只是陪孩子读上10分钟,也能让孩子感受到阅读乐趣。

最后,我想问问大家:

你家孩子最爱读什么书?是充满冒险的《哈利·波特》,还是温馨感人的《小王子》?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

让阅读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



☛ 家长常见阅读问题解答

问题1:孩子只爱看漫画,怎么办?

答:漫画并不是“洪水猛兽”,它也能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引导。

可以先从漫画入手,再慢慢引导孩子接触其他类型的书籍。比如,喜欢《名侦探柯南》的孩子,可以试试侦探小说;喜欢《火影忍者》的孩子,可以看看奇幻类书籍。

问题2:孩子读得快但记不住,怎么办?

答: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不一定成正比。初期可以让孩子先尝试“慢读”,边读边思考,或者读完一章后复述内容。还可以鼓励孩子写读书随笔,记录自己的感想和收获。

问题3:孩子读了几页就不想读了,怎么办?

答:可能是书的内容不适合孩子,或者是阅读时间太长。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尝试换一本更符合孩子兴趣的书,或者将阅读时间缩短,比如每天只读10~20分钟,然后再逐渐增加阅读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参与度非常重要。家长如果能身体力行,积极主动地给孩子展示自己对阅读的兴趣,并经常抽空和孩子就书中的具体话题进行探讨交流,这种兴趣很快就会感染孩子,使得孩子也有样学样。

问题4:孩子只喜欢听故事,不喜欢自己读,怎么办?

答:可以先从“亲子共读”开始,家长读一段,孩子再读一段,慢慢过渡到孩子独立阅读。还可以利用优质有声书资源,让孩子先听故事,激发阅读兴趣,然后再慢慢过渡到自己独立阅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