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啊,一颗叫 2024 YR 4 的小行星可真是火了,老是登上热搜。为啥呢?就因为它有在 7 年后撞击地球的可能性,而且随着观测的继续,这撞击概率的数值还一直在变,不停地往上升呢!这 2024 YR 4 小行星到底是咋被发现的呀?它撞上地球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咱一起来瞧瞧。
那是 2024 年 12 月 27 号,一颗编号 2024 YR 4 的小行星从地球旁边擦身而过,之后呢,就被智利那个小行星撞击地球报警系统站给发现了。天文学家接着花了两天时间跟踪观测,算出它有 1% 的概率会和地球撞上。
这事儿一出来,全球各地的天文学家还有天文台站都坐不住了,纷纷加入观测队伍。很快,更多观测结果就陆续公布啦。欧洲航天局给出的计算结果显示,这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上升到 1.6% 了,时间大概是 2032 年 12 月 22 号。等到 2025 年 2 月中旬的时候,美国航空航天局算出的最新数据,这概率竟然升到 2% 至 2.3% 了。
这小行星直径大概在 40 米到 90 米之间。就咱目前发现的那些可能撞地球的小行星里头,它这撞击概率算是挺大的了。朱进就说了,这种撞击概率快速变化其实没啥大惊小怪的。为啥呢?因为刚开始观测的时候,时间跨度通常都比较短,对那些小天体的轨道算得就不是那么准。只有观测的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小天体的轨道还有撞击概率才能算得更准。就以往的经验来说吧,大多数时候这概率可能就变小了,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最后直接就变成零了。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到今年 5 月,都还能观测到它。2028 年的时候,它还会靠近咱们一次。等 2028 年观测完了,就能得到一个比现在准确得多的轨道,那时候对撞击概率的判断也就更靠谱啦。那面对小行星带来的威胁,人类现有的技术手段能应付得过来不?北京天文馆研究员朱进觉得啊,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确实存在,咱也不能不当回事,但也没必要过分担心。
这几十年,为了应对近地小天体带来的威胁,国际社会一起合作,都已经形成一套常态化的合作机制了。
像那个国际小行星预警网,专门负责协调全球追踪小行星;还有空间任务规划咨询组,负责制定应对小行星撞击的一系列事儿,包括什么时候启动应对任务、具体的应对方案,还有时间期限啥的。要是发现有小行星,在 50 年内撞击地球概率超过 1%,而且尺寸大于 50 米,空间任务规划咨询组就会开始行动,商量人类该怎么应对这颗小行星撞击。咱中国可是这个合作机制里很重要的一份子,参与了好多次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预警工作呢。
就 2024 年这一年,全球就成功预警了四次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儿。而且啊,要是真有小行星威胁到地球,全球的科学家们也想出了不少技术方案。之前,美国航空航天那边就执行过一项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还真就成功改变了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咱中国也把小天体防御方案对外公开了,而且正抓紧落实呢。这么看来,我们还是挺有把握能早早发现小行星的。这些年大家对行星防御这个话题越来越上心了,特别是咱中国,对行星防御可重视了。所以啊,大家真不用太担心,别自己吓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