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夜幕降临,位于湖南省株洲市湘江大桥桥墩处的株洲“街头艺术站”0733站点都会聚集大批热爱艺术的市民、游客。他们围坐在一起,吹着江风,欣赏本土乐队“0733巨乐部”等文艺团体的演出,享受惬意的文化休闲时光。

0733站点是目前株洲的16个“街头艺术站”之一。“街头艺术站”是株洲于2022年开始打造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文旅融合创新品牌,是株洲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株洲市整合现有文化资源,在街头巷尾打造“小而精”“小而美”“主客共享”的新型文化空间,为市民游客提供高品质、有内涵的文化活动,推进文化与旅游、体育、科技等深度融合,打造“民间高手出圈地”“网红潮人聚集地”“市民游客打卡地”。



▲ 株洲“街头艺术站” 株洲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供图

“‘街头艺术站’坚持让群众成为文艺活动的参与者、表演者、组织者。”株洲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喜兰介绍,株洲“街头艺术站”面向社会招募遴选站点主理人,依托主理人汇集民智,招募艺人、策划活动,各站点各具特色,表演形式涵盖音乐舞蹈、器乐演奏、魔术杂耍、相声曲艺、行为艺术等门类。

“街头艺术站”建设充分融合市民需求和城市风貌,选址于人流量较大的商圈或市民聚集地,并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同时,结合主理人的艺术定位及周边环境氛围,有针对性地融入当代潮流文化、传统民间艺术等元素。“街头艺术站”既为文艺爱好者、在校艺术生、艺术商家等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也进一步串联起城市景点,展现城市文化魅力,吸引游客驻足。

株洲“街头艺术站”建立了以主理人为中心的工作机制,由各主理人负责站点日常管理,助理人加以辅助。该市发动文旅系统青年干部担任驻点助理人,每个站点委派3人。株洲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定期组织召开全体驻点干部座谈会,讲目标、谈问题、提建议。此外,株洲还建立了“街头艺术站人才联盟”,成立“株洲街头艺术联合会”,将主理人、街头艺人、艺术培训机构、群文队伍等主要力量纳入人才库,最大限度释放主理人的自治能量。

株洲还搭建了“线上街头艺术站”小程序,量化考核服务效能,推出在线打卡积分、报名活动、查看积分排行等功能,以积分形式实时反馈主理人和艺人活跃度,提升站点活动品质,并按年度评选出人气站点、人气艺人等。“主理人运作模式让多元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到‘街头艺术站’的建设中。”杨喜兰说。

依托“街头艺术站”,株洲还打造了“明星学院”艺人培训品牌,组织艺术爱好者学习短视频拍摄,并筛选潜力学员赴专业院校参与深造,为其搭建学习、演艺、交流平台,实现了街头艺人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双向奔赴。

“街头艺术站”还面向市民开放预约,供有才艺的市民、团队进行表演,有效带动了株洲艺培机构、群文团队、艺术商家等机构和个人积极参与。

截至目前,株洲市16个“街头艺术站”共招募主理人16名、街头艺人45名,参与常态化演出的民间艺人百余名,开展常态化活动1425场、主题系列活动278场次,惠及百姓30万余人次。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街头艺术站”成为艺术爱好者展示自我的方寸舞台,也是吸引人们驻足、感受艺术之美的温暖一隅。

杨喜兰表示,接下来,株洲将持续丰富“街头艺术站”的品牌内涵,从站点建设、管理机制、活动开展、队伍培育、宣传推广等方面不断拓深,融合群众、业态、社会资源,因地制宜打造具有株洲特色的文化品牌,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文化服务。

2025年2月19日《中国文化报》

第6版刊发特别报道

《株洲“街头艺术站”:民间高手的街头舞台》


责编:张海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