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俄乌战火纷飞持续了1000多天后,美国和俄罗斯总算肯“见面聊”了,地点就约在沙特。

很多人觉得,既然大佬们都开始坐下来和谈,那战争是不是可以结束了?

各位,不要太天真。利益谈不拢,战争怎么可能结束?

那么,这场会晤究竟能带来什么?

从拉夫罗夫和卢比奥的表态来看,会谈的重点更多是在"修复"层面。



自2022年以来,拜登政府的一系列举措导致美俄外交渠道几近瘫痪,此次会晤首要任务是重建双方的沟通机制。

关于乌克兰问题,拉夫罗夫明确表示,虽然可以列入议程,但目前还不具备展开实质性谈判的条件。



历史告诉我们,即便在冷战最紧张的时期,美苏之间的沟通管道也从未像过去三年这样几近断绝。

对于掌握核武器的大国而言,缺乏沟通机制可能引发灾难性的连锁反应:误解导致误判,误判引发意外,而任何意外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从这个角度看,重建沟通渠道是当务之急,这超越了乌克兰问题本身的范畴。

就在美俄试图重建对话之际,另一个引人注目的事件正在背后偷偷展开。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访问基辅,向泽连斯基提交了一份"美乌联合开发矿产资源"协议。

不久后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万斯再次提出类似方案,甚至只给了泽连斯基五分钟时间做决定。

然而,这两次尝试都遭到了泽连斯基的婉拒,这让美国国务院颇感遗憾。



2月17日,英国《每日电讯报》刊发了一篇重磅报道,记者安布罗斯·埃文斯·普理查德在文章中披露了这份日期为2月7日的"矿产协定"草案内容。

文章标题直指这是《特朗普扼杀乌克兰的秘密计划》(Trump's confidential plan to put Ukraine in a stranglehold)。鉴于《每日电讯报》在新闻界的公信力,这份协议的真实性值得重视。

这份名为《TERMS AND CONDITIONS AGREEMENT》的协议究竟包含了什么内容?



说实话,这些条款的苛刻程度让人瞠目结舌,远远超出了历史上的《辛丑条约》和《马关条约》。李鸿章来了,恐怕也不敢签!

如果拿这份协议和李鸿章签的那些不平等条约相比,大清反倒更像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美国对乌克兰的霸道程度可见一斑。

那么,这份协议到底有哪些内容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