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89年1月7日,日本裕仁天皇去世,对此,不少国家反应冷淡。

比如,韩国总统卢泰愚虽发去唁电,但韩国执政党发表声明称,鉴于不幸的过去和当前韩日关系,保留进一步评论。

荷兰政府对“日本人民遭受的损失”表示同情,未提及裕仁天皇之名。



还有荷兰将领表示,对许多战争受害者来说,裕仁天皇去世才意味着二战真正结束。

但日本方面仿佛浑然不觉,依旧广发邀请,希望各国都派人前来悼念。

我国自然也接到了日本的邀约,但要不要赴约,就值得思考了。

惨痛记忆

日本犯下的罪行,我们从未忘记。

在20世纪的历史舞台上,日本裕仁天皇的身影与一系列惨绝人寰的战争罪行紧密相连,给亚洲乃至世界带来了难以磨灭的伤痛与灾难。



1926年,裕仁天皇即位,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势力正逐渐抬头,并走向扩张之路。

彼时,日本军队已在中国东北驻扎,他们虎视眈眈,妄图进一步蚕食中国领土。

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

日本关东军蓄意策划并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却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即悍然发动军事进攻,迅速占领中国东北三省。



在这一过程中,裕仁天皇虽未直接参与军事指挥,但他作为日本的最高象征和权威,对军队的侵略行径采取了默许和支持的态度。

他没有行使皇权制止军队的非法行动,反而在事后认可了关东军对东北的占领,使得日本的侵略野心愈发膨胀,也为后续更大规模的战争埋下了伏笔。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正式打响。

北平、天津等重要城市相继沦陷。

他们在占领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数百姓的家园被付之一炬,平民惨遭屠杀。



而南京大屠杀更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残暴的篇章之一。

1937年12月,日军攻入南京城后,展开了长达六周的血腥屠杀。

他们对手无寸铁的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杀戮,大街小巷尸横遍野。

据战后统计,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超过30万。

而这一暴行,正是在裕仁天皇统治下的日本军队所为。

作为日本军队的最高统帅,裕仁天皇对日军的纪律和行为有着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他的纵容、鼓励,使得日军的暴行得以持续和扩大。



战争罪人

在华东地区,日军对上海等地发动猛烈攻击。

中国军民奋起抵抗,但在日军的强大火力和残暴手段下,遭受了巨大的伤亡和损失。

日军使用化学武器,如芥子气等,对中国军队和平民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许多人因中毒而痛苦死去。

这种违背国际公约的行为,进一步彰显了日军的残忍和野蛮,而裕仁天皇对此却乐见其成。



在同一时期,日本的侵略战火延伸至东南亚地区。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引发了与美国的战争,而后快速向南亚扩张。

在菲律宾,美菲联军及当地民众遭受日军残酷的围剿与屠杀。

于新加坡,日军占领该地后展开大规模清洗,众多华人等无辜民众遇害。

在缅甸,日军侵略致使当地经济瓦解,百姓生活濒于绝境,不计其数的人死于战火、疾病与饥饿。



上述军事行动皆由裕仁天皇授权并指挥,为达成日本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构想,他将众多日本士兵与他国人民推向死亡绝境。

战争期间,裕仁天皇积极推动日本国内的战争动员。

他激励民众服务战争,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战争体系。

日本国内施行严格物资配给制,民众生活艰难,却受军国主义思想蛊惑,盲目支持战争。

诸多年轻人被征召入伍,沦为战场上的牺牲品,这背后皆有裕仁天皇的推动与支持。



裕仁天皇在位时,凭借对军队的掌控以及对侵略战争的支持,令日本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犯下诸多令人发指的罪行。

其罪行将永远被镌刻于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人类历史中一段沉重的教训。

恬不知耻

可就是这样一个满身罪恶的人,竟然得到了日本民众的尊敬和崇拜。

1989年裕仁天皇逝世后,在日本国内引发了强烈反应。



从官方角度看,裕仁天皇逝世当日,日本内阁便倡导对公共活动加以控制,政界宣告全社会进入为期一周的服丧期,电视广告与娱乐节目普遍停播。

2月24日举行裕仁天皇葬礼,该葬礼融合古老宫廷礼仪与现代元素。

众多皇室成员、政要名人、各国使节,还有军警、僧侣等各界代表参与其中,葬礼车队长达数公里,场面极为壮观。

众多民众自发沿街跪地默哀,皇居前广场聚集了数十万人前来吊唁,送行民众达百万规模。



许多人低声哭泣,不舍天皇离世,甚至有数十人为此殉死,这些人大都为八九十岁的老人,对裕仁天皇怀有深厚崇敬之情。

并且,日本此前以天皇年号及在位时长来计算年历,之后则采用公元历计算。

日本方面宣称,天皇作为国家元首以及民族精神象征的地位依旧稳固。

所以,其葬礼既要彰显天皇制度的传统,更要体现天皇在日本国家和民族认同中的核心地位。

这种无视战争罪行的做法,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愤慨。



中国的态度也引发了各国观望,日本铁了心要让裕仁走的体体面面,将他的罪行彻底掩盖。

那么,中国会不会配合日本唱这台戏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中国很快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我们同意委派外交部长钱其琛以国家主席特使的身份,参加葬礼,但要我们和日本人一样,对一个战犯送上哀悼,那是绝不可能的。

正视历史

钱其琛的到来果然让日本兴奋起来。

他们认为连中国都派了特使,正好可以利用舆论大肆炒作一番。

钱其琛



自然,他们恬不知耻的问起了钱其琛对于此葬礼的看法,似乎认定,钱其琛既然来了,就一定会顾及面子,说些场面话。

钱其琛的确有话要说,他带来了全体中国人民要送给日本。

送给裕仁的一句话,只有四个字:“正视历史!”

这四个字之后,我国没再对这场荒唐的葬礼做出任何回应。

而这简单有力的四个字,也彻底戳穿了日本虚伪的面具,让他们精心策划的一场“洗白”大戏半路夭折。



只可惜,时至今日,日本还是没有真正的去践行“正视历史”这四个字。

战争罪人裕仁已经死了,但军国主义的阴影依然在日本徘徊。

日本政府二战侵略历史遮遮掩掩,甚至修改教科书,使年轻一代无法全面、正确地认识历史真相,难以深刻汲取教训。

一些保守派政客,则妄图通过宣扬军国主义思想,煽动民族主义情绪,以获取政治资本和国内特定群体的支持,来推动其政治议程与扩军等主张。



军国主义被全世界深恶痛绝,但只有在日本,军国主义不仅不被反对,还成为一种流行。

在这种种因素的推动下,日本国内的氛围是越来越扭曲的。

他们总在试图掩盖罪行,去崇拜裕仁这一类罪人,却从来不吸取教训。

这样做,只会一次又一次,将自己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日媒披露裕仁天皇谈话录:反省战争受阻,也不愿无条件投降》

李达仁《人民网评:我们为什么需要铭记今天这个日子》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