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退役的瓦拉内,终于系统性的谈到了曼联的问题,在接受The Athletic的采访时,瓦拉内谈论了很多很多,包括曼联与皇马的管理方式、曼联与皇马的心态、曼联与皇马的规划、曼联与皇马的战术等等,这一些内容有点意思的。
瓦拉内向来以学霸著称,他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球员,他谈论的皇马与曼联的不同,或许很大程度上对于如何搭建一个成熟俱乐部有一定的启发性的,至少对于曼联的建队来说是值得关注的,瓦拉内谈论的内容比较散,我大致给汇总一下吧。
曼联与皇马心态的不同:在皇马不用沟通
心态是决定球队能发挥出几成实力的关键,你心态稳健的球队会越踢越好,心态不稳的球队会越踢越糟糕。瓦拉内口中皇马具备什么心态?他大概是这么说的:“在心理上,我们从来不认为自己是热门球队,我们对抗任何球队就像小俱乐部对抗大俱乐部,这是一种自信和谦逊的结合,我们知道自己的优势,可是我们绝对不会自满。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会做什么,有时候我们逼抢、有时候不逼抢,没有人对我们发出信号,有些比赛前30分钟我们感觉不顺利的时候,我们没有人交流就自己更换了战术,我们不仅仅有逼抢、控球的方式,我们在比赛前也不知道自己怎么踢的。”
这恰恰是一个成熟的球队应该做得到,弗格森时期也说过布鲁斯担任队长的重要性,他说布鲁斯他会根据比赛场面,指挥队友更换战术,布鲁斯之后曼联还有罗伊基恩,而罗伊基恩对于球员的发挥也有着自己的看点。瓦拉内没有谈论曼联球员的心态,但是曼联球员经常想不到一起,甚至他们之间看起来就像是临时组队的野球队,面对面传球都想不到一起的场面,大家不陌生吧?
曼联与皇马战术的不同:皇马自由发挥、曼联更加僵化
心态的不同,会引导不同的比赛战术,瓦拉内在曼联经历过4个主教练的执教:索尔斯克亚、卡里克、朗尼克、滕哈赫,其中卡里克、朗尼克都算是临时主教练了,瓦拉内谈论了两家俱乐部比赛风格的不同,大概是这么说的:“这是相反的,事先定义了相对僵化的比赛模式,在球场上适应的空间非常少。比赛计划非常精确,信息量非常大,这是不同的。”
为什么会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战术变化?其实就跟欧冠三连时期的皇马与瓜迪奥拉的巴萨的战术体系类似的,皇马相对自由、战术更加多元化,而巴萨的战术指令会更多类似,当然不是说曼联能做到巴萨一样,仅仅是举例子罢了。当你需要更少的指令、球员更加自由的时候,你首先需要更多有天赋的球员,更多聪明的球员,而曼联的球员似乎并不是那么聪明。
皇马与曼联的规划不同:培养年轻球员的方式不对
这里说的规划,不是建队规划了,这里仅仅谈论的是对球员的规划,比如你签下一个年轻球员,你打算怎么培养?瓦拉内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在皇马,你可以看到多年来有一个框架,有球员加入、有球员离开,可是始终有一个基础:你签下年轻球员时,他们必须学习才能出场,我18岁来到皇马,我在更衣室不用承担任何责任,我只是来学习的。
可是在曼联,他们可以签下一个非常贵的年轻球员(我猜霍伊伦、安东尼),立刻让他出场,在一个极为困难的联赛中承担责任,他立刻背负了巨大的压力。我说皇马球员处于最佳条件时,是因为我们试图保护年轻球员不受压力的影响,仅仅在比赛上面对球迷、媒体、社媒的压力就已经足够多了,这就是为什么皇马周围有一种保护球员的氛围,皇马是压力最大的俱乐部,不论是教练还是俱乐部都在保护球员,而在曼联并非如此。”
这句话非常重,成绩不好的时候,曼联球迷也累积了戾气,也把戾气撒在球员、教练的身上。问题是,曼联自己的建队规划有问题的时候,曼联对于自己的球员保护的确是不够的。我之前谈过,效力曼联的压力非常大,心态不好的球员在曼联踢不出来的,阿莫林之前也回应过为什么自己的主场战绩糟糕、客场战绩还行,阿莫林虽然说不出来为什么,可是他也谈论了压力这个单词。
皇马与曼联的管理不同:有决策权的人太多了
这一点应该不是什么秘密了,TA早就揭秘过类似的内容了。瓦拉内是这么说的:“即使作为一名球员,从内部来说,曼联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工作结构,多年来俱乐部一直没有固定的方法。在皇马,他们在俱乐部的每个层面都有明确的工作方法。
而在曼联,这还不够清晰和明确,不知道如何招募、如何比赛、如何沟通。参与决策过程的人太多了,所以我们不知道到底是谁在做决定。我不能说是谁的责任,我不知道。每个人都有责任,每个人也都没有责任。”
很多人觉得,反正去参加比赛而已,主教练制定战术、球员踢比赛就可以了。可是真的不是如此的,滕哈赫、阿莫林对曼联的比赛有绝对的话语权么?我不知道,反正我只是知道阿莫林谈过:“我在曼联的执教非常困难”。
这种影响力还会影响到引援方面,大家都说滕哈赫坚持要安东尼、霍伊伦,可是没看到麦克拉伦、本尼麦卡锡、范尼都谈过希望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将。而本尼麦卡锡近期更是直接表示:“7000万签下霍伊伦,其实加点钱就能签下哈里凯恩,你看看他在拜仁的数据,绝对是值得的。”所以,我不认为教练组对于引援有决定权,他们只有否定权,当每个人都有否定权的时候,意见如何统一?这就是瓦拉内说的:“参与决策过程的人太多了”。
跟滕哈赫的关系:他跟团队的关系已经不存在了
这是第一个滕哈赫时期的球员站出来,表明滕哈赫与曼联球员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了。瓦拉内的原话是:“足总杯的时候他说自己也不确定是不是他的最后一场比赛,他最后留下来了,我很惊讶,因为他跟团队的关系已经不在了。”
为什么滕哈赫跟团队的关系会破裂,在瓦拉内的描述中属于跟球员不亲近,有点特立独行,大概是这么说的:“很难找到合适的词汇,有时候非常紧张,有时候他会努力听球员的反馈,有时候他会在不考虑球员感受的情况下做出决定,所有很复杂。”
其实,瓦拉内谈论足总杯决赛的时候,也能说明当时的曼联已经分崩离析了。瓦拉内说:“球员们真的团结起来了,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我们有一个明确的比赛计划,这是集体成就,让球员们相信这是可以做到的,球员们忘记了所有的负面事情,真正全力以赴这场比赛。”看懂了么?那场比赛真正的全力以赴,那么是不是说明之前的有些比赛,其实没有全力以赴?
所以,瓦拉内说错误不是滕哈赫的,不过瓦拉内的意思并不是滕哈赫没有责任,而是大家都有责任,更衣室、教练组、管理层每个人都有责任。当然,瓦拉内说自己跟滕哈赫吵过架,他对滕哈赫的战术不满,结果自己就2个月没有拿到比赛时间了,瓦拉内说滕哈赫并不是针对自己,而是俱乐部其他大牌也这么做过,其实瓦拉内对滕哈赫的总体评价,是消极的。
瓦拉内的小结:曼联屈从于压力
最后,我们用一句话来谈论曼联建队的失败吧:“曼联屈服于期望的压力,你必须有长期计划,同时对抗每天的压力和3天1赛的压力,这很难,这些年来球迷希望立刻获胜,而那些做出实现目标决策的人,也希望立刻实现目标。你必须在风暴中保持冷静,当风暴来临时,我们需要快速做出决定,改变一些东西,在皇马,大家都接受压力并且知道怎么应对。”
这句话其实不仅仅是对曼联说的,也是对曼联球迷说的,球迷希望曼联能立刻重建成功,可是球迷并没有耐心完成三年重建,这就导致三年重建过程中,给予球员、教练组施加了太多的压力,以至于试图呼吁不要这么去说曼联的博主,可以得到“还以为你是曼联中文互联网代言人呢”。
现在维护阿莫林,都已经被冠上护林员的外号了,还是给曼联一些时间吧,还能更糟糕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