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手机都有NFC功能

只需要“碰一碰”就可以

用来刷公交卡、电子门禁卡

还可以进行快捷支付

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

也被一些骗子盯上了

近期,施女士(化名)就按照骗子的电话指引,开启手机NFC功能,和银行卡“碰了碰”,卡里的钱就被转走了。这类诈骗很多老年朋友不熟悉,千万要注意。


这天下午,施女士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说她在抖音平台签有一份直播带货的合同,前三个月免服务费。如今三个月期限已到,如果不取消合同,每月将会被自动划扣800元的服务费。施女士不懂操作,对方说可以指导。


于是,施女士根据对方提供的网址链接,下载安装了一款名为“XX云”的App,并输入房间号进入指定“房间”。在“房间”里,“客服”诱导施女士更改了银行卡密码和支出额度,又给施女士发来第二个网址链接,让施女士下载安装一款名叫“XX读卡端”的App。

随后,“客服”要求施女士开启手机NFC功能,并把银行卡放到手机背面。反复操作几次后,对方突然“下线”断联。施女士意识到被骗,一查账,发现银行卡里被刷走了7000多元。


骗局复盘

此类骗局中,诈骗分子先是诈称“取消平台自动扣费”“航班取消申请补偿”等,利用紧迫感降低受害人警惕性。


然后以“手把手教操作”为由,诱骗受害人下载安装用于诈骗的“聊天App”和“读卡App”。

当受害人按照骗子的诱导,打开手机的NFC功能,并把开通了免密快捷支付的银行卡贴近手机背面时,银行卡里的钱会直接被“读取”并转走。


在此类骗局中,开启手机NFC功能“碰一碰”只是大量铺垫后的临门一脚,钱财被盗刷的关键是轻信陌生人的话,且从对方提供的网址链接(而不是手机官方应用商城)下载来路不明的App,有时甚至允许对方直接操纵自己的手机。

防范提醒

1.接到陌生电话和信息,要保持警惕,要先核实对方身份,谨防假冒。

2.不要从陌生人提供的网址链接下载安装来路不明的App。

3.任何要求打开屏幕共享或远程协助的操作均应高度警惕,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4.使用免密支付功能时,应同时启用手机的锁屏密码和支付应用的二次验证功能,以增强安全保护。

5.一旦察觉被骗,应立即拨打银行客服电话冻结银行卡,并报警处理。

6.若无必要,关闭手机NFC功能和免密支付功能。

银行卡取消免密支付功能

可以通过官方手机银行

官方信用卡App

官方客服电话和银行网点办理

微信取消免密支付



  • 步骤1:打开微信,点击下方最右侧的【我】,接着点击上方的【服务】

  • 步骤2:点击【钱包】,进入钱包界面。

  • 步骤3:点击【支付设置】,再点击【免密支付】,选择要关闭的项目。

支付宝取消免密支付



  • 步骤1:打开支付宝,点击右下角的【我的】,再点击右上角的【设置】按钮。

  • 步骤2:在设置界面中,找到并点击【支付设置】

  • 步骤3:点击【免密支付/自动扣费】,选择关闭小额免密支付,也可看到有哪些第三方软件使用了这个服务。

类似的,美团、抖音等App也可以在相关的支付功能页面手动关闭免密支付功能。

来源:部分内容综合自“人民日报”“科普中国”“公安部刑侦局”微信公众号

1用“南宁警方”小程序,办事更便捷!


(审核:张军 责编:农媛 编辑:杨岚晶 校对:何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