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上海的事业单位组织架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而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同,未来发展方向也多——
承担行政职能:可以通过考试选拔,转变身份成为公务员;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根据单位经营的产品和范围不同,将逐步转为企业制度;
从事公益服务:继续从事公益性工作,保留事业单位身份,如中小学教师、医护人员等。
整体来看,有相应发展空间,工作也较为稳定。当然,之所以推荐大家通过考编上岸,主要还有以下4点原因:
一、上岸机会多
上海事业单位进行招录改革后,招考程序调整为一年集中一次笔试、集中一次招录和分散多次招录。笔试成绩在下一年度集中招聘公告发布前有效。
也就是说今年考一次笔试,成绩可以用一年。笔试成绩达到合格线的同学在明年公告发布前,只要自身符合后续补录单位的报考条件,就可以报考各个区的岗位,选择空间很大,更有可能选到自己心仪的岗位。
二、考试科目少、题量小、难度低
根据官方发布的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显示,事业单位只考《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和《综合应用能力》两门,没有专业课、法律基础、外语等让人头疼的科目。当其他同学还在背英语,苦恼专业课怎么学时,咱们只需专心备考《职测》、《综应》就可以啦。
另外根据往年考情及今年新考纲来看,事业单位的《职测》大概是100道选择题,《综应》共计4题左右,题目构成主要有归纳概括+提出对策+公文写作等形式,与国考、上海市考等相比,整体题量偏少。
考试难度上,综合往年上海事考话题和题目来看,考试内容更加聚焦到民生领域与基层治理等话题,相较于国家公务员、上海公务员等考试范围大、话题广的考法,事业单位考试话题更贴近生活,整体难度大大降低,备考难度也自然就降低了。
三、竞争压力小
上海事业单位的招考对象户籍学历年龄的限制较高,能报考的人有限,竞争压力大大减小。
再加上今年上海事业单位有扩招,考试共计招录2225个岗位,2876人(包含三支一扶计划招募专项310人)。相较去年,岗位数量增加388个,招录人数增加470人,感觉大家的上岸概率更大了!
四、社交圈子好
报考事业单位,未来你的同事都是跟你学历相当,志向相同的人,相处起来更轻松,没有内卷与内耗,如无意外,可以轻轻松公干到退休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