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周医生,我看了您的行医资格证,也查过您的背景。"警官放下手中的证件,目光如炬地盯着对面衣冠楚楚的中年男子,"可是您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多患者都举报您有不当行为吗?"审讯室里的气氛瞬间凝固。



郑州市郊区,一处装修简朴的中医诊所内。

诊所门口挂着"周氏中医诊所"的牌匾,墙上整齐地挂着各种证书。

三十多岁的周建德医生穿着一尘不染的白大褂,正在为一位女患者把脉。

"李姐,您这是典型的肝火旺盛,气血不足啊。"周建德语气温和,眼神中透着关切,"不过您放心,用我的独门针灸疗法,配合中药调理,很快就能改善。"

坐在对面的李梦琳有些忐忑。

作为一家公司的人事主管,她已经被失眠困扰快半年了。

同事小张极力推荐这家诊所,说周医生的针灸特别有效,这才让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就诊。

诊室里,淡淡的艾草香弥漫在空气中。

周建德医生戴着金丝边眼镜,一边写处方一边详细解释治疗方案。

他的笔迹工整,说话条理清晰,给人一种非常专业的印象。

"李小姐的情况属于典型的肝火旺盛,加上气血两虚。"周建德指着他画的一张人体经络图说道,"我建议采用针灸配合中药调理的方案。一个疗程是两千元,包含针灸和药物。我这里有个规矩,如果治疗没效果,随时可以全额退款。"

李梦琳在人事部工作多年,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直觉告诉她这位周医生很靠谱。

她仔细看了看墙上挂着的各种证书,又想到同事小张的极力推荐,决定试试看。

"您这种情况,建议先做三个疗程。"周建德补充道,"第一个疗程主要是疏通经络,第二个疗程调理气血,第三个疗程固本培元。这样循序渐进,效果会更好。"

第一次针灸时,李梦琳难免有些紧张。



诊疗床很干净,铺着崭新的一次性床单,旁边的小推车上整齐地摆放着消毒针具。

周建德的每个动作都很规范,一边操作一边耐心解释每个穴位的作用。

"这个是神门穴,主要是安神的。"他用棉签轻轻点了点穴位,"待会儿您可能会感觉有点昏昏欲睡,这是正常现象,说明穴位找得准,气血在疏通。您放松就好,我就在旁边守着。"

果然,没过多久,李梦琳就觉得浑身暖洋洋的,意识逐渐变得模糊。

她恍惚中听到周建德轻声说:"睡一会儿吧,睡醒就会好很多。"

第一次治疗的效果确实很明显。

那天晚上,李梦琳难得睡了个好觉,第二天精神焕发地去上班,连同事都说她气色好了很多。

这让她对周建德的医术更加信服,每周都准时去诊所做针灸治疗。

周建德也很会和病人沟通。

他会记住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见面时都能叫出名字,还会嘘寒问暖。

渐渐地,李梦琳不再把他当作普通医生,而是视为一个值得信赖的长者。

但是随着疗程进行,一些异常的迹象开始引起李梦琳的注意。

每次针灸后醒来,她总觉得身体有种说不出的不适感,尤其是下腹部会隐隐作痛。

更奇怪的是,有时候内衣的位置会不自然地歪斜,好像被人动过似的。

"周医生,我最近发现一个问题。"有一天,李梦琳鼓起勇气说道,"每次治疗完都觉得浑身没力气,而且经常会有一些说不清楚的不适感,这正常吗?"

周建德推了推眼镜,脸上依然带着那种温和的笑容:"这是很常见的排毒反应,说明药效在发挥作用。中医讲究'是药三分毒',调理过程中出现一些反应很正常。您这种情况我见得多了,继续坚持治疗,慢慢就会好的。"

他说得很有道理,李梦琳也就打消了疑虑。

况且每次去诊所,都能看到不少慕名而来的病人,大家都对周医生赞不绝口。



"可能真的是我太敏感了。"她这样安慰自己。

十月的郑州,天气已经转凉。

这天下午四点多,李梦琳正在办公室整理文件,突然发现手机不见了。

她仔细回想,记起最后一次用手机是在诊所看时间。

"应该是落在诊所了。"李梦琳看了看表,诊所五点半才下班,应该来得及。

她急匆匆开车赶往诊所,一路上还在想着这几次治疗的种种异常。

当她来到诊所门口时,发现大门虚掩着。

诊所的霓虹招牌已经亮起,在昏暗的天色中显得格外刺眼。

她听到诊室里传来微弱的声响,想着可能是刘医生还在给最后一个病人看诊。

正当她准备推门而入时,突然听到里面传来一声含糊不清的呻吟。

李梦琳的心"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那声音很轻,但在寂静的走廊里格外清晰。

她屏住呼吸,慢慢靠近诊室门口,透过门缝的拼接处向里面望去。

眼前的一幕,让她如坠冰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