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关上欲望之门
人们常说,到了一定年纪,要学会“关起门来过日子”。
门外的热闹繁华,终究与我们的生活无关。
门内的日子,才是我们真正该过的人生。
许多时候,人生的优劣,取决于我们对待“门”的态度。
要想生活过得从容幸福,下面这“四扇门”越早关上越好。
1
不嚼舌根,关上是非的门
作家余华曾说:“人和人交往还是少说话,平静温和就行,不自卑也别炫耀。”
小说《我的隐藏人生》中,主人公尤莉迪丝的邻居,是个非常爱嚼别人舌根的女人。
有天,邻居看到尤莉迪丝抱着笔记本出门,便问:“这是给孩子们买的文具吗?”
尤莉迪丝礼貌答:“不,这是我买来记录家庭花销的笔记本。”
明明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经邻居一传,成了尤莉迪丝和丈夫遭遇严重的财政危机,使得整个街区的女人都为尤莉迪丝叹息。
尤莉迪丝因此和她决裂,但邻居依旧未能醒悟,仍沉迷于各类“八卦”,因乱嚼舌根吃了不少亏,最终工作丢了,家人远离,生活也变得一团糟。
祸从口出的道理谁都懂,一个爱嚼舌根,热衷于传播别人八卦和隐私的人,往往不会被人信任,甚至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不管是当下,还是未来,做好自己便好。
不谈他人是非,不去人云亦云,学会闭上嘴巴,便是关上是非之门。
2
及时放下,关上过去之门
电视剧《玫瑰的故事》中的黄亦玫,和初恋庄国栋感情很好。
但因庄国栋在出国和黄亦玫之间选择了前者,让她伤透了心。
二人吵架分手后,黄亦玫一度走不出心头的阴影,终日心不在焉,郁郁寡欢。
庄父约黄亦玫一起吃饭时,说了这样一段话:
“这人啊,不活在过去,也不活在未来,而是活在当下。眼前灰,眼前扫,昨日已逝,未来不明。”
过去或好或坏,都已然成回忆。最重要的,永远是当下和现在。
想起看过的一段话:
“心仪的鞋子断码了,买件漂亮的大衣也很好;常去吃的面馆停业了,就去别家吃碗好吃的粉;喜欢的人离开了,就认真上课,好好工作,赚更多的钱。”
我们有无数种方式让自己开心,也有无数条大路通向未来。
人总会成长,没有什么是不可替代的。
及时放下过往,才能不断前进,只要不断朝前走,一切便都有可能。
3
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中的一句台词,让人印象深刻:
“人不能太贪心了,得了千钱想万钱;当了皇上,又想成仙。
人就长了两只手,你就是进了金山银山,也只能拿两样东西。拿了金银镯就拿不了玉如意。哪能要什么有什么。”
深以为然。
小说《人生》里的高加林,一心想要出人头地,摆脱农民儿子的身份。
可好不容易考上的教师编制,却被村支书的儿子顶替。
好在初恋巧珍从未抱怨,始终默默陪伴支持。
直到有天,叔叔转业回乡成了局长,高加林的命运迎来转机。
手下人为巴结叔叔,安排他到县委上班,没多久,高加林便因出众才华,赢得干部家庭出身的黄亚萍的芳心,为此和巧珍分手。
都说贪欲的种子一旦发芽,便如疯长的野草,高加林也是同样。
最终,他的所作所为惹怒身边人,被一封举报信打回原形。丢了工作,失了爱情。
萧伯纳曾说:
“生活中有两个悲剧,一是你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另一个则是你的欲望得到了满足。”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很容易迷失自我,忘记内心真正的需求,忽略生命中更重要的东西。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并不是得到的东西越多越好。
学会行有所止,欲有所制,摒弃过多的欲望,才能轻装前行。
4
不眼红人,关好嫉妒之门
培根说:“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绝不能原谅一个身边人的上升。”
生活中,不少人总习惯盯着别人有的,却看不到自己的幸福。
小说《贝姨》中的“贝姨”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她对她的堂姐阿特丽纳从小嫉妒到大。
因为贝姨一直不如阿特丽纳漂亮,加上阿特丽纳嫁给了巴黎的男爵,这让贝姨的嫉妒心理愈加严重。
在一次机缘巧合下,贝姨救下了一个要自杀的青年艺术家文塞斯拉。
文赛斯拉始终把贝姨当作恩人,可贝姨却要把他变作情人。
但后来,文塞斯拉在偶遇堂姐阿特丽纳的女儿后,对其一见钟情。
这也让贝姨的嫉妒心理被放到最大,大到蒙蔽了她的内心,开始对她们一家展开报复。甚至只要与阿特丽纳有关的人和事,都足以激怒贝姨。
她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看着阿德丽娜过得惨一些,再惨一些。
殊不知,害人终害己,最后在阿特丽纳一家团圆时,含恨而终,白白蹉跎了自己的一生。
人活一世,谁也不能十全十美。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各有各的欢喜,各有各的愁苦。
与其总盯着他人表面的幸福轻松,不如关上嫉妒之门,珍惜自己拥有的,过好自己的日子。
正所谓:“心宽天地阔,知足路自平。”
人生短暂,及时关上是非之门,方能收获平静;
及时关上过去之门,才能奔赴未来;
及时关上欲望之门,方能自在前行;
及时关上嫉妒之门,才能走上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门如人生,人生如门。
往后余生,愿你我都能学会关上人生这四扇门,活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