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首发
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源,以赘述文章结尾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45年的重庆谈判是近国共两党一次重要的转折点,蒋介石曾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毛主席赴重庆商量国事,表现出平日少有的热情,但众人都看出这是蒋介石设下的鸿门宴。
在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一度想趁此机会扣留毛主席,但最后却放弃了。那为何蒋介石没有实施,从他的日记中可以略知一二。
斗智斗勇
广岛,长崎相继被投下原子弹后,日本很快就宣布了无条件投降,突如其来的胜利让蒋介石乱了手脚,国民党主力在西南地区,离上海,武汉,徐州等战略要地太远,根本来不及接受日军投降。
于是,蒋介石直接给八路军发了一条强硬命令,要求我军原地驻防待命,蒋介石当然知道这种极其不合理的命令不会被接受,但对他来说,时间就是关键。
蒋介石一边发电报邀请毛主席到重庆谈判,想以此来拖延时间,但他另一边却向驻延安的联络参谋周励武和罗伯伦,让他们二人摸清毛主席的真实态度。
在抗日期间,由于国共合作,国民党可以向八路军,新四军派遣联络参谋,名义上情报官,方便双方情报共享,但实际上,他们是负责监视八路军和中共中央。
周励武和罗伯伦二人收到电报后四处打探,当时延安的干部都认为这是蒋介石设下的一个陷阱,不应该去,所以二人认定毛主席不去重庆谈判,
蒋介石收到电报后欣喜若狂,越不来越要请,他于20日再次发了一封邀请电,关键是这份电报不是密电,而是向国内外广播的,显然,蒋介石想打一场舆论战。
对于蒋介石的小心思,毛主席心知肚明,他一边复电表示先派周总理前去,一边找到国民党驻延安的联络参谋表示,自己目前不准备去重庆。
二人得知后立马向蒋介石发密电,其实中共中央早就知道二人偷偷发电报,奈何密码等级很高,很难破译,而且二人外出一直携带密码本,根本无从得手。
要知道,对于习惯享乐的二人来说,驻延安是个苦差事,八路军抓住这一痛点,不仅改善他们伙食,还邀请他们参加舞会,出去游玩,让二人放松警惕。
出去跳舞还带着厚厚的密码本显然是不合适的,二人便把密码本放在箱子里锁上,趁着二人外出的时间,由边保人员抄下来送往军委二局破译,就这样,中央掌握了联络参谋与蒋介石的全部密电。
23日,断定毛主席不会赴渝的蒋介石第三次致电延安,但他没有想到,毛主席在当天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决定去重庆谈判,并让刘少奇同志代替自己的职务,书记处增补陈云,彭真二人,显然做好了被蒋介石扣押的准备。
之后,毛主席等人在美国大使赫尔利,张治中的陪同下乘坐飞机抵达重庆,这属实超出的蒋介石的预料,他本来是一出假戏,没想到变成了假戏真唱,事到如今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极其自负
虽然蒋介石怎么也想不到毛主席欣然赴渝,化被动为主动,但此时的蒋介石依旧是高高在上的心态,从他的日记中的“应召”,“威德”四个字就可以看出来。
在重庆谈判中,双方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个是解放区争政权,另一个是人民军队,而蒋介石可谓是打了一手好算盘,想让共产党直接交出解放区和军队。
为了谋取国内的和平,中共作出了很大的让步,从原来的缩编48师改为24个师,甚至20个师,也可以让出一部分解放区,但蒋介石依旧不愿意,谈判陷入了僵局。
此时的蒋介石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他打算趁机扣押,甚至还在日记中写了所谓的“罪状”,但他又担心会遭到美苏的反对,毕竟毛主席的安全由美苏作了担保。
另外,重庆谈判陷入僵局时,蒋介石打算施加压力,派兵大举进攻解放区,好在,毛主席离开延安时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刘邓指挥部队顺利取得了上党战役的胜利,这或许是蒋介石放弃扣押的另一个原因。
与蒋介石处心积虑相反的是,无论双方争执多么激烈,毛主席一直都是坦然自如,举止从容,讲话的语调也是温和的,甚至还抽空见了陈立夫、戴季陶等人。
在毛主席离开重庆的当天,蒋介石派了张治中,还有心腹陈诚送毛主席回延安,但他本人在重庆林园官邸散步时想,放走毛主席这件事究竟对还是不对?
在蒋介石的日记有这样两句话,其一是他认为毛主席不好对付,作为20多年的对手,蒋介石是心知肚明的,就算他亲自指挥对中央红军“围剿”,但毛主席率领红军四渡赤水,甩开了40多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其二是蒋介石认为任其变动,终不能跳出此掌一握之中,不难看出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真面目,准备用战争来解决问题,自认为会在之后的较量中战胜毛主席。
能让蒋介石如此自负的原因,无非是因为蒋介石手上有300多万的军队,远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蒋介石自以为胜券在握,殊不知作了一生最大的误判。
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参考资料:
人民网,2014-10-28,重庆谈判时蒋介石为什么放走了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