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我的朋友却过得跌宕起伏。朋友跟我倾诉时,脸上满是无奈与困惑。



开学第一天,朋友正满心热忱地带领孩子们打扫卫生,试图为新学期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就在这时,校长神色匆匆地走进教室找到她,那严肃的表情让朋友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校长告知她,民警请她到派出所做笔录。朋友当时就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满心疑惑地寻思着:新学期第一天,自己到底招谁惹谁了?

谁曾想,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竟然是寒假作业!朋友班里有个孩子,在八点多的时候就急匆匆地跑到了派出所报警。据孩子讲述,声称自己吃了家里的一盒药。孩子说自己寒假作业一个字也没写,一想到没法跟老师交差,内心便极度恐惧和焦虑,于是便冲动地把家里的药吃了一些,想以此来吓唬吓唬老师。然而,孩子毕竟年幼,在做出这一冲动之举后,又怕自己真的会死掉,内心充满了恐惧和懊悔,于是赶紧找到派出所求助警察。这可把警察叔叔吓得够呛,他们不敢有丝毫耽搁,迅速将孩子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救治。这边,也就把孩子的班主任,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我的这位老师朋友叫到派出所做笔录。



这次先吃药“预防”一下,真让人哭笑不得。小小年纪如此“聪慧”,却用在了错误的地方。这个“预防”果然“有效”,不仅引发了一系列的麻烦,还让整个学校都为之震动。下午,学校紧急召开全体教师会,着重强调了禁止跟孩子要寒假作业这一决定。

做老师的感觉就是,我太难了!一方面,学校家长总是跟你要成绩,期望孩子在考试中能够名列前茅,为学校争光,为家庭添彩。另一方面,还得小心翼翼地哄着学生学习,生怕他们因为压力过大或者其他原因而做出极端的行为。学校领导仿佛成了老板,各种业绩要求如同潮水般不停涌来,教学成果、学生表现、升学率等等,每一项指标都如同紧箍咒一般,让老师们倍感压力。而学生家长则成了顾客上帝,得好言好语地哄着,稍有不慎,便可能引来家长的不满和投诉。



新学期的例会,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站在台上,开始了他那似乎永无止境的长篇大论:“严抓教学,这是我们不可动摇的原则,任何一个差生都不能放弃。”“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他要求教师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向学生要成绩,要给家长给学校一个满意的答卷。然而,教育的复杂性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岂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语能够涵盖的?

随后,主管安全的副校长登场,开始着重强调校园安全。他面色沉重地讲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案例,大概就是某某学校的教师批评学生,结果导致学生不堪重负,选择了跳楼。这一案例犹如一道惊雷,在教师们的心中炸响。然后便是各种严厉的警告,严禁考试排名,严禁公布分数,严禁体罚学生。他一再强调,批评学生时,一定要注意语气和态度,千万不能语气过重,杜绝语言过激,否则一旦造成严重后果,只能自负。跟家长沟通时,也要注意态度和讲话方式,不能让家长心生不快。



三令五申不准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或者家庭作业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可这边却还要给班级考试排名,跟老师要成绩,把教师绩效考评同班级成绩挂钩。作业不能多布置,学生不写作业还不能逼迫,学生犯错误只能说教,还得和颜悦色,还得考出好成绩。这一系列看似矛盾的要求,让教师们陷入了两难的困境。

老师们尽心尽力地照顾学生的尊严,可是为什么要如此肆意践踏教师的尊严呢?难道我们的教育,真的已经到了完全不给老师留尊严的地步了?减轻学生考试焦虑和压力,不给学生考试排名,这或许只是扬汤止沸,治标不治本。



正如俗语所说,没有买卖才没有伤害,不给老师排名,老师才不会在巨大的压力下逼迫学生,而我们的学生自然就不会用各种“秀”来要挟老师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