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金秋十月,沈阳北郊,张明德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破旧的单位宿舍。
"明天去银行查查退休金到账没有。"
他自言自语,计算着这笔期待已久的钱能维持多久生活。
次日,银行柜员的话如同晴天霹雳:
"张先生,您的账户被司法冻结了,无法取款。"
"什么?冻结了?这怎么可能?"
张明德站在柜台前半晌说不出话来,他退休的第一天,
本该是新生活的开始,却变成了噩梦的起点。
01
金秋十月,沈阳北郊的工人新村里,张明德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了破旧的单位宿舍。窗外的梧桐叶随风飘落,就像他即将逝去的工作生涯——四十年的青春与汗水,终于迎来了退休的尾声。
"明天去银行查查退休金到账没有。"张明德一边脱下沾满机油的工装,一边自言自语。他计算着这笔期待已久的钱能维持自己多久的生活。离休后,单位宿舍必须腾退,他需要另找住处。
六十岁的张明德身形瘦削,脸上的皱纪像是被岁月刻下的年轮。作为一名老工人,他的生活简单而规律:上班、吃饭、睡觉,周而复始。自从十八年前妻子带着儿子离开后,他便一个人住在这间十几平米的单人宿舍里,与世无争。
次日清晨,张明德早早起床,简单洗漱后便骑上他那辆已经骑了七八年的二手电动车,前往银行。虽然天气微凉,但想到即将拿到人生第一笔退休金,他的心情格外愉悦。
"同志,我想查一下退休金是否到账了。"他将身份证递给银行柜员,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期待。
年轻的女柜员接过身份证,在电脑上操作了几下,随后表情变得有些为难:"张先生,您的账户被司法冻结了,无法取款。"
"什么?冻结了?"张明德一愣,"这怎么可能?我没欠任何人的钱啊!"
"具体原因系统上没有显示,您可能需要去法院咨询。"柜员小姐公式化地回答。
张明德如遭雷击,站在柜台前半晌说不出话来。他退休的第一天,本该是新生活的开始,却变成了噩梦的起点。
离开银行后,张明德立刻赶往工厂人事部门。负责退休事务的王主任听完他的遭遇,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张师傅,您的退休手续我们都办好了,退休金也已经发放到您的账户上。至于账户被冻结...这个我们也是第一次听说。"王主任翻看着电脑记录,"您没有什么未了结的官司或债务吗?"
张明德皱起眉头,陷入回忆:"我没有欠债,也没打过什么官司..."忽然,他的表情凝固了,仿佛想起了什么。
"怎么了,张师傅?"王主任察觉到他的异常。
"没什么,我自己去查查。"张明德勉强笑了笑,匆匆离开了办公室。
骑在回家的路上,张明德的脑海中浮现出十五年前的那个雨夜。那是2007年的夏天,他骑电动车下班回家,雨下得很大,能见度极低。转弯处,他的车撞上了一个人...
"不会吧?不会是那件事吧?"张明德喃喃自语,脸色越来越难看。
那天晚上,他确实撞伤了一位老太太,送她去了医院。当时他留下了联系方式,也垫付了一部分医药费。后来听说老太太情况不太好,他害怕了,便悄悄搬了家,换了电话号码,从此再没有联系过那个家庭。
"十五年了啊..."张明德叹了口气,"应该不会是这个原因吧?"
但内心的不安驱使他第二天一早便来到了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多方打听,他找到了立案庭,询问自己的情况。
"您是张明德同志?"工作人员查阅系统后,面色严肃地说,"您有一起执行案件,执行法官是刘法官,我这就通知他。"
不一会儿,一位五十多岁、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张明德?跟我来办公室谈吧。"
刘法官的办公室简单整洁,墙上挂着几幅书法作品。他示意张明德坐下,然后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厚厚的档案袋。
"张明德,2008年沈阳市和平区人民法院对你做出民事判决,要求你赔偿李秀英医疗费、护理费等共计28万元。判决生效后,你拒不执行,还转移财产,注销银行账户,搬离原住址,导致法院无法执行判决。"刘法官翻阅着卷宗,语气平静但严肃。
张明德的脸色变得苍白:"法官,我..."
"十五年了,原本二十八万的赔偿款,加上利息和滞纳金,现在已经增加到六十七万元。"刘法官推过来一份计算清单,"现在,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张明德看着清单上的数字,感到一阵眩晕:"这...这么多钱,我怎么可能还得起啊?"
"张明德,我们知道你工作了四十多年,退休金不会太低。按照法律规定,我们可以从你的退休金中按比例扣除用于执行判决。"刘法官的语气不容置疑。
"那我怎么生活?"张明德急了,"我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单位宿舍马上就要收回了!"
"你当初逃避责任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受害人家属怎么生活?"刘法官反问,眼神变得锐利,"李秀英因为你的撞击成了植物人,至今卧床不起。她女儿陈丽为了照顾母亲,背负巨额债务,生活艰难至极,丈夫都离婚了...这些,你知道吗?"
张明德低下了头,无言以对。
"我们可以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月给你留下基本生活费,其余部分用于偿还债务。"刘法官继续说,"具体怎么执行,我们需要和申请执行人商量。"
"申请执行人?就是...那位老太太的女儿?"
"是的,陈丽女士。事实上,她一直在寻找你,甚至出过悬赏。"刘法官从卷宗中取出一张剪报,上面是一则悬赏寻人启事,配着张明德模糊的照片。
张明德看着那则十年前的寻人启事,心中五味杂陈。他忽然想起,当年那位老太太看起来与自己年龄相仿,女儿应该也有四五十岁了吧?十五年过去,那个家庭究竟经历了什么?
"法官,我能见见陈丽吗?"张明德犹豫了一下,问道。
刘法官思考片刻:"可以,我会安排。不过张明德,我必须提醒你,如果你还想逃避责任,法院会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司法拘留和刑事制裁。"
"我不会逃了。"张明德苦笑,"都六十岁的人了,能逃到哪去呢?"
离开法院,张明德没有直接回家,而是骑着电动车在沈阳的街头漫无目的地游荡。秋风吹拂着他花白的头发,往事如潮水般涌来。
十五年前的那个雨夜,如果他没有撞到李秀英,如果他没有选择逃避,如果他当时勇敢地承担责任...今天的局面会不会完全不同?
电动车驶过一座立交桥,张明德忽然停了下来。他望着桥下来往的车流,一个可怕的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如果从这里跳下去,是不是所有问题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