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顾顺章的变化,中央自然不会放任不管,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为了让他能够迷途知返,各级领导(包括恩来同志呢)、各路人马纷纷出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掰开了揉碎了,可硬是没效果,狂妄自大的顾顺章根本听不进去,依然我行我素。位高权重功劳大,在哪个组织或单位都是难伺候的主。

还有个原因是顾顺章此时对算命一类的怪力乱神产生了兴趣,对“星相家”的推演很当回事,找人来给他算命,听信那些江湖骗子的谣言,认为自己未来会位居九五之尊。自然对来规劝他的各路“凡夫俗子”的话不以为然,听不进去。



随着顾顺章的私生活越来越放肆,更加引起了党内诸多同志的不满,是啊,凭什么呀,都是提着脑袋干革命,都是过着“刀尖上舔血的日子”,凭什么党的纪律我们都能遵守唯独就对他网开一面呢?这种情况也让中央高层领导越来越忧虑,和风细雨的劝说没效果,那就“掺沙子”,找个可靠的同志跟着他,防止发生意外,马上开始物色合适的人选。找来找去,当时的最高领导之一李立三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当时在特科工作的聂荣臻



聂荣臻自南昌起义失败后,辗转到了香港,后又参加领导了广州起义,张太雷牺牲后,接任广东省委常委,省军委书记。1930年初,

和贺昌、陈复一起,调到顺直省委,接替被中央认为有托派嫌疑的顺直省委书记张慕陶,贺昌任书记,聂任组织部长,陈复任宣传部长。(张慕陶1933年到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中工作,后被柯庆施审查定为托派,开除党籍。之后他到阎锡山那里积极帮助阎锡山,并从事托派活动。西安事变后,曾通过私人途径接触党中央要求恢复党籍,未被准许。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在陕南被胡宗南枪毙了。)1930年5月,转了一大圈,聂荣臻来到上海,参加中央特科工作。



贺昌烈士

聂帅在回忆录里是这样说的:

调我到特科的意图是,为了从政治上加强特科。中央发现顾顺章吃喝嫖赌抽大烟,样样都干。他把这些特科工作的掩护手段,变为追求个人享受的目的,日益腐化堕落,引起了党的警惕。顾顺章这个人过去耍魔术,在上海开过一家魔术店,是个流氓无产者。他在党内掌握了一部分权力之后,就趾高气扬,胡作非为。当时还没有想到他会叛变,只是感到,如果放任他这样下去,会出问题。调我来,就是为了约束他的放荡行为。

可以想象得到,这份工作不好干,事实上效果也不那么美好。明摆着的,彼时的顾顺章目生于顶,眼高于天,面对李立三、周恩来这些最高层的顶级人物的规劝尚且置若罔闻、油盐不进,怎么会把当时并不那么显赫的聂荣臻放在眼里,更何况聂当时还是自己的下级。

时隔50年后,聂帅还在回忆录里很详细的描述了顾顺章是怎样刁难自己的:

到了上海,经过李立三同志谈话后,我就到顾顺章那里报到。他猜想到所以调我来,是对着他的,对他的放荡行为是不利的,所以,就想各种办法刁难我。他是特科负责人,要给你小鞋穿,你有什么办法。他晓得我们这些人从国外学习回来,没有搞过特科这种事,初来上海,人生地疏,经验不足,就专门派给你一些很困难很危险的任务,你能说不去执行吗?不过,并没有难倒我,交代的任务我都完成了。

用下级监督上级的方式来约束顾顺章,不但无用,还产生了副作用:进一步刺激到了顾顺章那根敏感的神经,认为中央已经不信任他了,这就加剧了他本来就已经因地位下降而产生的不满情绪和逆反心理。当然,这种副作用的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顾顺章的心理起了变化,“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当时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会被顾顺章曲解和放大。

眼见顾顺章在“自我放飞”的歧路上渐行渐远,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当时的中央最高领导人只得采用最后的办法,使用组织程序 ,走马换将,“不换思想就换人”嘛。一般说来,走到这一步,只能说明当事者已经无药可救了。



据说当时顾顺章的接替者已经物色好了,就是当时特科的成员赵容(即康生),但从顾顺章叛变后组建的新特科领导成员名单分析,可能性不大。据《中共隐蔽战线遭遇第一次重大危机与重建》一文记载(《炎黄春秋》2018年第12期):

1931年5月,周恩来报请中共中央批准,对中央特别委员会及时进行了调整,重新组建中央特别委员会。由周恩来、陈云、康生、潘汉年、邝惠安为委员。

排在康生前面的,除了一直领导特科工作的周恩来,还有陈云。



同样是《中共隐蔽战线遭遇第一次重大危机与重建》一文记载:

陈云之前为中共中央委员、中共江苏省委书记,1931年9月,任临时中央政治局成员,化名李介生,党内均称“先生”,任中央特科书记(也称“新新公司”书记)兼第一科科长。康生,又名赵容,之前为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1931年9月增补中共中央委员,临时中央政治局成员),任陈云的副手,兼任第三科科长。潘汉年之前已进入特科第二科,兼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任第二科科长。邝惠安,真名龚昌荣,广东新会人。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共,曾任香港特科“红队”队长,1930年10月,奉命调至上海中央特科“红队”任队长。

明确的说明,新组建的特科康生是陈云的副手。总之,不管接替者是谁,顾顺章都难以改变自己在中央特科使命的即将终结。

自然,中央高层的这一人事变动计划,躲不过身居高位,“神通广大”的顾顺章的察觉。这对他的前途太重要了,他不得不敏感。同时,对他的刺激之大,触痛之深,愤怒之巨,无以复加。顾顺章面临着命运的抉择。

距离火药桶的爆炸,只差一根火柴!

未完待续

(部分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