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提到赫舍里索尼,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索尼是康熙朝初期的辅政大臣之首。但你知道索尼为何会在康熙四位辅政大臣中排在首位吗?要知道除了索尼外,另外三位辅政大臣的出身都不可小视:

辅政大臣第二位苏克萨哈,其父苏纳娶太祖皇帝第六女为妻,为太祖的六女婿;



辅政大臣第三位遏必隆,是太祖皇帝的亲外孙,穆库什公主所生的儿子,其父额亦都是满清开国五大臣之一,并且配享太庙;其家族——弘毅公家族十分显赫,而遏必隆也是在多尔衮为摄政王时,对顺治帝始终忠贞不二的臣子。

辅政大臣第四位鳌拜,是八门提督卫齐的儿子,其伯父费英东是满清开国五大臣之一,出身显赫的苏完瓜尔佳氏一族;而鳌拜不仅战功赫赫,而且得太宗与世祖两朝皇帝宠信,在摄政王多尔衮掌握实权时,鳌拜仍旧对顺治帝忠心耿耿。

特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臣,伊等皆勋旧重臣,......咸使闻知。

而索尼,确实也值得顺治帝如此待他。

索尼出身哈达部贵族——穆瑚禄都督大系的都英额穆坤·赫舍里氏家族,在太祖皇帝时跟随父亲硕色与叔叔希福一起归顺后金。因硕色与希福兄弟二人皆通晓满蒙汉三种文字,所以得太祖的器重入值文馆,尤其是希福在太宗皇帝在时位至国史院大学士(清朝内阁的前身)。



希福的长子奇塔特,也就是索尼的堂兄弟,不仅承袭三等子爵爵位,而且位至内大臣;

希福的次子帅颜保,也是索尼的堂兄弟,位至礼部尚书、漕运总督;

而索尼不仅多次立下战功,而且在处理满蒙问题上十分得心应手,是太宗皇帝十分器重的臣子;在多尔衮为摄政王时,索尼即便是被抄家革职、前往盛京守陵,也绝不依附多尔衮。

顺治帝亲政后,索尼不仅恢复原职,而且深得顺治帝重用,位至满大臣之首。

像索尼的家族,自归顺大清(后金)开始,便十分显赫,自然其家族会频繁同皇家、跟索尼家族一样显赫的勋贵家族联姻。

帅颜保的女儿,也就是索尼的侄女,一位嫁给了太祖皇帝亲弟弟舒尔哈齐的曾孙、镇国公根度;一位嫁给了满清开国五大臣之一额亦都的玄孙、头等侍卫博色,而且博色是额亦都第八子图尔格的曾孙,图尔格跟父亲额亦都一样都是配享太庙的开国功臣,图尔格的生母是太祖皇帝的妹妹和,而图尔格娶和硕公主为妻;



在这样的背景下,索尼的女儿自然也会嫁到皇家或者是勋贵家族。

索尼的一个女儿嫁给了和硕豫通亲王多铎的第四子、多罗贝勒察尼,多铎是太祖皇帝第四位大妃阿巴亥所生的幼子、是睿亲王多尔衮的同母弟。

而索尼的另一个女儿,便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人公——赫舍里氏。她嫁给了安亲王岳乐,正因为赫舍里氏嫁给了安亲王岳乐,让她的一生大起大落,最终她所生的几个儿子都“没有善终”。

岳乐一共生有三位嫡福晋、四位侧福晋、六位庶福晋与三位滕妾,这16位妻妾共为岳乐生20个儿子,其中赫舍里氏为其生6个儿子。既然岳乐生有20子,但为何在康熙、雍正两朝时,是赫舍里氏为岳乐所生的儿子们遭难呢?

赫舍里氏是在康熙登基之前,也就是顺治朝后期嫁给了安亲王岳乐;其实赫舍里氏原本是要入宫成为顺治帝后妃,但是因岳乐巴结索尼,而得以将顺治帝已经记名的秀女——赫舍里氏娶为自己的继福晋。



安郡王因謟媚辅政大臣,遂得封亲王,其妃系索额图之妹,世祖皇帝时记名之女子。

这话是康熙在康熙四十七年时,训斥皇八子胤禩时所说的话。

那么胤禩跟安亲王岳乐、索尼又是什么关系,会让康熙说出这样的话呢?

这一点,我们后文中会提到。

安亲王岳乐是太祖皇帝第七子多罗绕余郡王阿巴泰第四子,而阿巴泰是太祖皇帝唯一一位侧妃(也就是平妻)所生的皇子。也就是说只要有太祖四位大妃所生的嫡子,阿巴泰即便也是嫡子也没有继承汗位的可能;但是作为侧妃所生的皇子,在建功立业的机会上、在爵位上自然要比其他庶出的皇子强得多。

所以阿巴泰是名副其实的开国功臣,凭战功得封多罗绕余郡王。



而且阿巴泰五子有四子都有爵位:

长子尚健,被封固山贝子,早逝;

次子博和托,被封固山贝子,早逝;

三子博洛,为顺治朝“三理政亲王之一”,顺治九年病逝,后被追罪削亲王爵位;

四子便是赫舍里氏的夫君岳乐,岳乐作为阿巴泰第四子原本并不能承袭爵位,只能靠自己的战功获封爵位;但是其三哥博洛这一支倒台后,岳乐便被顺治帝扶持起来,由贝勒直接改号为安郡王。顺治十四年时,被晋封为和硕安亲王,成为顺治朝中后期最为德高望重的一位亲王。

以至于在顺治帝病重时,想要将皇位传给安亲王岳乐。

若当真如此的话,赫舍里氏便是名副其实的大清皇后,也就是赫舍里氏家族的第一位皇后,而非她的侄女了。



但是顺治帝这一想法,遭到了孝庄太后与诸位两黄旗大臣的反对,顺治帝才不得不放弃这一想法,最终选择了皇三子玄烨,也就是康熙皇帝。

也就是说安亲王岳乐,是昔日与康熙“争夺储君之位”的人。

到了康熙朝,赫舍里氏开始接连为岳乐生下子女:

康熙元年九月,赫舍里氏生下第一个儿子玛尼,三岁夭折;

康熙二年十一月,赫舍里氏生下第二个儿子玛尔浑;

康熙三年二月,赫舍里氏生下第一个女儿和硕格格(郡主);

康熙四年十二月,赫舍里氏生下第二个女儿,19岁去世;

康熙六年四月,赫舍里氏生下第三个女儿多罗格格(县主);

康熙七年三月,赫舍里氏生下第三子经希;

康熙八年六月,赫舍里氏生下第四个女儿,三岁夭折;

康熙九年十二月,赫舍里生下第四子蕴端与第五女多罗格格(县主),兄妹二人为双胞胎;

康熙十一年,赫舍里氏生下第五子吴尔占;

康熙十二年,赫舍里氏生下第六子赞扎,三岁夭折;

康熙十三年十一月,赫舍里氏生下第六女,两岁夭折;

康熙二十二年,赫舍里氏生下第七女多罗格格(县主),17岁去世。



赫舍里氏用了22年的时间为夫君生下13个子女,而且其中12个是在康熙元年到康熙十三年所生,可想而知赫舍里氏几乎每年都会生下一个儿子或者女儿,也可见岳乐对赫舍里氏的宠爱程度。

其实赫舍里氏并非岳乐的发妻,而是第三位福晋,正因为赫舍里氏嫁给岳乐的时间比较晚,所以赫舍里氏所生的子女自然都序齿比较靠后。

在康熙元年之前,岳乐便已经生了13个儿子,但是却仅有一个儿子长大成人:便是岳乐第八子塞楞额,塞楞额是在顺治十五年出生,岳乐庶福晋张氏所生。作为庶福晋所生的儿子,有嫡福晋赫舍里氏所生的嫡子们在,其仕途便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塞楞额虽然长大成人,但是一直默默无闻,在康熙三十八年去世了。

而在康熙元年之后出生的七个儿子中,有五个长大成人,其中赫舍里氏所生的嫡子有四个,以及庶福晋张氏所生的一个(也就是塞楞额的同母弟)。



在赫舍里氏接连为岳乐生下13个子女的同时,赫舍里氏家族更加的显赫,成为康熙朝中前期第一外戚家族。不仅仅因为赫舍里氏的父亲索尼为辅政大臣之首,还因为赫舍里氏的一个侄女(索尼嫡长子噶布喇的长女)嫁给了康熙为嫡后(也就是孝诚仁皇后)。

孝诚仁皇后虽然是因为朝政的需要嫁给了康熙皇帝,但是康熙对发妻还是十分宠爱尊重的,孝庄太皇太后与仁宪皇太后(康熙嫡母,阿巴泰的女儿所生,也就是说仁宪皇太后是岳乐的外甥女)也都十分敬重孝诚仁皇后。而孝诚仁皇后也先后为康熙生下两位嫡子:

嫡长子承祜四岁夭折

嫡次子保成(也就是胤礽)出生后,孝诚仁皇后病逝

在胤礽出生的次年,刚满一周岁的时候,康熙便将其册封为皇太子。

而索尼的第三子,也就是赫舍里氏庶出的弟弟索额图,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器重,入阁拜相、位极人臣。



可以说此时的赫舍里氏家族,已经显赫无比,是朝中其他勋贵家族所不能比的。

而安亲王岳乐呢?

也在这个时间段,在三藩之乱下立下赫赫战功,在朝中的威望越来越高。也正因为岳乐立下战功的缘故,康熙加恩与赫舍里氏所生的儿子:

其嫡长子,也就是岳乐第十五子玛尔浑被封为安亲王世子

其嫡次子,也就是岳乐第十七子经希被封为多罗僖郡王

也就是说此时的安亲王府,不仅有一位亲王,还有一位世子、一位郡王,如此尊荣即便是整个大清都十分少见。

而且在康熙二十三年时,马尔浑与经希的弟弟蕴端也被册封为多罗勤郡王。

母家如此显赫,夫君又是战功赫赫的亲王,三个年长些的儿子也都得到了晋封,可以说此时的赫舍里氏是一生中最为幸福的。



然而“月满则亏”,康熙二十八年岳乐病逝,其家族便开始走下坡路,尤其是赫舍里氏所生的几个儿子,到了雍正朝时期彻底没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虽然岳乐在三藩之乱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康熙始终没有让其入议政大臣之列。

可想而知,康熙并不想战功赫赫、曾被顺治帝议储的岳乐,成为下一个多尔衮。

但既然安亲王已经去世,而且即便是在世时也没有威胁康熙的皇位,为何家族却逐没落呢?

岳乐去世后,他的嫡长子马尔浑作为安亲王世子承袭王爵,不过并非承袭安亲王爵位,而是安郡王爵位,毕竟安亲王爵位并非铁帽子王爵位,需要降袭。

如此一来,岳乐便有3个儿子为郡王。

康熙二十九年,康熙便下旨:除了马尔浑外,岳乐其他有爵位的儿子爵位都要降一级。而理由也似乎没有不合理的地方:马尔浑作为岳乐嫡长子,岳乐家族新的掌门人,都要降袭爵位,其他人的爵位自然也不合适,都需要降一级。



而这,仅仅是岳乐家族没落的开始。

康熙三十九年,已经去世十一年之久的岳乐被康熙追罪,降为安郡王。如此一来岳乐的诸位儿子都需要再次降低爵位。马尔浑被降为贝勒,至于经希与蕴端则是被降为贝子。

岳乐诸子如此被降低爵位,确实有些说不过去,康熙似乎也觉得愧对岳乐家族。所以便为岳乐家族说了一门亲事,对于岳乐家族来说确实是锦上添花的好事。

就是将岳乐的外孙女郭络罗氏,指婚给皇八子胤禩为嫡福晋。

而正是因为康熙的这一次指婚,让岳乐家族彻底的没落。

郭络罗氏虽然是岳乐的外孙女,额驸郭络罗明尚的女儿,但是因郭络罗氏的父母早逝,岳乐便将外孙女养在安亲王府邸,而且对其十分宠爱。在郭络罗氏8岁的时候,岳乐病逝。



虽然郭络罗氏并非赫舍里氏亲生的外孙女,而是岳乐侧福晋吴喇汉哲尔门氏所生第七女和硕格格(郡主)所生,但有外祖父岳乐格外的宠爱在,岳乐家族上下自然都不敢怠慢年幼便失去父母的郭络罗氏。更何况郭络罗氏的母族郭络罗氏家族十分显赫,频繁同皇家联姻,岳乐家族自是更不会怠慢郭络罗氏。

而且赫舍里氏所生的几个儿子,仅比外甥女郭络罗氏大十几岁,跟外甥女的感情极深。

正因为如此,赫舍里氏所生的几个儿子,在九子夺嫡之争中并没有支持皇太子胤礽,而是支持皇八子胤禩。尤其是胤礽被废掉太子之位后,除了岳乐家族与郭络罗氏家族支持皇八子胤禩外,赫舍里氏家族也支持胤禩夺嫡。

而了解历史的应该知道,康熙自始至终都没有考虑让胤禩为储君,而且对郭络罗氏这位儿媳十分不满。康熙四十七年,在康熙废胤礽太子之后,因胤禩觊觎太子之位,康熙对其十分不满。而且对儿媳郭络罗氏更加不满,为此还牵连到了赫舍里氏所生的几个儿子,郭络罗氏的舅舅们。



“允禩素受制于妻,其妻系安郡王岳乐之女所出。安郡王因謟媚辅政大臣,遂得封亲王,其妃系索额图之妹,世祖皇帝时记名之女子。其子玛尔珲、景熙、吴尔占等,俱系允禩妻之母舅,并不教训允禩之妻,任其嫉妒行恶,是以允禩迄今尚未生子。”

历史的结局我们都知道,康熙六十一年继位的是皇四子胤禛,而非皇八子胤禩或者皇十四子胤禵。自雍正帝登基开始,便注定了赫舍里氏所生的几个儿子的结局,毕竟他们自始至终都在拥护皇八子胤禩或者皇十四子胤禵,做了很多得罪雍正帝的事情。

果然雍正帝登基后,赫舍里氏所生的儿子吴尔占、经希以及二人所生的儿子都被赶出了京城,发配去了盛京。

原本在岳乐病逝后,马尔浑承袭爵位,马尔浑去世后其子华玘(qǐ)承袭。

但是华玘(qǐ)无子病逝,至于让谁来承袭便理应由皇上来下旨。



然而不管是岳乐的哪个儿孙来承袭爵位,都是在增加胤禩一党的势力,自然雍正不愿如此。所以华玘(qǐ)之后,爵位便虚悬。即便是胤禩为此而奔走求情,雍正帝也没有让其如愿,而是将胤禩训斥了一番。

就这样,赫舍里氏所生的几个儿子,自雍正朝开始便彻底没落再没有崛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