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为序,拉开了岁月的崭新篇章,万物在这温柔序曲里应和鸣唱。在古诗词的幽微世界中,初春被诗人们用妙笔细细勾勒。韩愈笔下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那如酥的细雨,朦胧的草色,是初春雨后独有的清新与希望;“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眼中的初春,东风轻拂,吹开了漫山遍野的繁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处处洋溢着蓬勃朝气。漫步在古诗词的初春里,邂逅的是一路繁花相送,是前路满是希望的期许。
春日序章,诗意绽放,古诗词里的初春,愿你在春日里一路繁花,前路可期,不负韶华!
甲子初春即事六首
宋-杨万里
腊去寒犹在,春来花未开。
东风忽然到,放尽一园梅。
在这首诗中,杨万里先为我们营造出一种初春时节寒未消、花未开的略带沉闷的氛围,而后通过东风的突然到来与梅花的瞬间绽放,形成强烈的反差,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一下子推到读者眼前。这种先抑后扬的手法,让诗歌充满了惊喜与变化,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春天来临那一刻的震撼与美好。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充分展现了杨万里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
亦好园初春次韵 其二
宋-喻良能
初日宜征辔,轻寒怯裌衣。
蟹黄经雨润,鸭绿得春肥。
喻良能的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却用简洁而精准的语言,从清晨的阳光、轻寒的气候,到雨中的油菜花、春日的江水,全方位地展现了亦好园初春的独特景致。每一句诗都蕴含着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让读者在欣赏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初春湖上
宋-吴惟信
薄薄晴烟锁六桥,酒旗无力任西飘。
眼前春意知多少,尽属梅梢与柳条。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勾勒出初春西湖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初春登兴国寺塔
宋-司马光
雨过风清露气匀,林花变色柳条新。
为君作意登高处,试望皇州表里春。
司马光的这首《初春登兴国寺塔》,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了初春的美丽景色。诗人通过对雨后清新空气、林花柳色的描写,以及登上高处眺望皇州春色的叙述,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初春
元-何中
年华将去野梅知,春色初来柳眼移。
偶到前村閒指点,数峰残雪淡晴时。
何中通过《初春》一诗,巧妙地选取野梅、柳眼、残雪等典型意象,将初春时节新旧交替、万物复苏的微妙变化刻画得入木三分。在简洁的文字中,蕴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自然变迁的独特感悟,使读者在领略初春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隐藏在诗句背后的悠然心境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初春睡起写景
明-于谦
雪消土润草痕青,烟暖风柔柳带轻。
啼鸟一声来枕上,梦回春意满山城。
于谦的这首《初春睡起写景》,通过对雪消、草青、烟暖、风柔、柳轻、鸟鸣等一系列初春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明快的氛围,展现了春天的蓬勃生机与无限魅力。同时,诗人也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初春 其二
明-沈周
微黄冉冉柳生姿,数日春晴陟有私。
新水一陂他自暖,跳鱼何故却先知。
沈周的这首诗,从柳树的萌芽到春晴的美好,从池塘的水暖到鱼儿的欢跳,从不同角度勾勒出初春的景致。诗人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悄然来临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春天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同时也领略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赞美之情。
点绛唇·初春
明-徐士俊
暖少寒多,乍晴间著连朝雨,
玉梅如洗。倦把阑干倚。
不似红桃,正放娇羞意。
莺来矣。绿衣黄里。影在垂杨底。
徐士俊的《点绛唇・初春》,通过对初春气候、梅花、红桃、黄莺等意象的细腻描绘,将初春的韵味展现得恰到好处。词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生动刻画,又蕴含着词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让读者在欣赏初春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深藏在文字背后的诗意与温情。
初春睡起得句
清-曹炜南
日到蓬门睡起迟,偶然得句便成诗。
客来欲问春深浅,试看梅开第几枝。
曹炜南的这首《初春睡起得句》,语言简洁质朴,意境清新自然。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初春时节的闲适心境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以及生活中那些不经意间的美好。
忆王孙·初春即事
清-方彦珍
朱楼晨起碧窗推。砌草蒙茸春渐回。
猛雨一宵妒早梅。
惜花魁。一半独开一半摧。
方彦珍的这首词,通过对初春清晨景色的描写,从美好的春回大地,到猛雨对早梅的摧残,以小见大,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词中既有对春天到来的欣喜,又有对美好易逝的惋惜,情感细腻而复杂,读来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