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蒋介石想让白崇禧,宋希濂指挥,为何最后换成杜聿明?
1948年深秋,国民党在东北战场节节败退,徐州地区的战事一触即发。蒋介石深知,这场关乎大局的战役不容有失。在这个危急时刻,他先后考虑了三位将领来指挥这场关键战役:白崇禧、宋希濂和杜聿明。白崇禧是桂系重要将领,军事才能出众;宋希濂在抗战时期屡建战功;杜聿明则是黄埔嫡系,深得蒋介石信任。最终,蒋介石选择了杜聿明全权负责徐州方面的军事指挥。这个看似简单的人事调动背后,却暗藏着国民党高层错综复杂的权力博弈。从白崇禧到宋希濂,再到杜聿明,蒋介石为何在短短数日内两度更换指挥官?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政治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