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NEWS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名单,慈溪市成功创建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据悉,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是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学前教育职责评价和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综合评估的最高荣誉,需通过县级自评、市级初核、省级评估、国家认定的督导评估程序。
近年来,慈溪市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普惠,不断优化学前教育发展体制机制,持续提升普及普惠水平,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质量保证”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出台《支持公办性质幼儿园发展的实施办法》,鼓励支持各镇(街道)通过新建、改造利用闲置公共资源、收购民办幼儿园、租赁民办幼儿园场地等多种途径扩充公办幼儿园资源量。三年来新增10个公办园园区及2个教学点,增加公办学位3270个,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5.05%,较2022年提升10.86%。支持各级各类幼儿园晋等级、争普惠。现有省现代化幼儿园5所,省一级园17所,省二级园114所,等级园覆盖率100%,二级及以上优质园在园幼儿占比87.85%,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92.87%。
利用闲置公共资源改建的公办园
租用民办园改制的公办园
小区配套幼儿园举办的公办园
坚持规范办园行为。推进低小幼儿园整治,出台《慈溪市低小幼儿园整改提升专项工作方案》,三年来以考核、补助导向引导各地各园通过易地改建、原地扩建、停止办园、设为教学点等形式减少低小幼儿园54所,进一步抬高了我市学前教育底部,补齐学前教育短板,有力促进了我市学前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2020年起,建立3年一轮覆盖所有幼儿园的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制度。全市所有园区均落实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聘任幼儿园责任督学50余人,分设5个幼儿园督学责任区,强化日常办学规范。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慈溪市幼儿园办园行为常态化督查评估机制的通知》,构建综合性评估指标体系,强调督查频次和问题闭环整改,部署每年不少于4次的随机性督查。
幼儿活动
持续提升办园品质。充分发挥优质园的先行示范作用,鼓励“1+N”集团化办园模式,支持优质公办幼儿园设立分园,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跨区域共享。借助宁波大学等高校资源开展幼儿园发展规划论证、课程建设指导等专题活动,推动更多幼儿园内涵发展跑出“慈溪加速度”。陆续出台《慈溪市全面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实施意见》《慈溪市幼儿园品牌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指导全市幼儿园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生活化、园本化、品牌化。组建慈溪市学前教育教研共同体,建立学前教育兼职教研员责任区制度,形成覆盖全市所有幼儿园的业务指导体系,推动课程改革抓实做深。
集团化办园成效
学前教育教研共同体活动
来源|慈溪教育发布
编辑 | 范田圆
审核|赵思舜 胡孟才
慈溪·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