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喝茶养生,错误的喝茶伤身。因此,一定要健康地喝茶,喝健康的茶。”四川省食品文化研究会会长、茶文化专家尹华国如是说。
——题记
近些年,随着中国茶及茶文化的普及,虽然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百姓生活与文人雅士都离不开茶,因为“茶”:养生健体、休闲不可或缺、品质生活的标配,但“怎样健康地喝茶、什么样的茶才是健康的茶”的问题大都不太明白。针对这个问题,国家一级茶艺师杨鎰娜于小龙年农历正月初十下午,在有茶文化专家、资深茶友及从事媒体、策划的爱茶人士等参加的小型品茗活动恳谈时,就“夙愿为消费者奉一杯健康的茶”倾情表达。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因此娓娓道来,如数家珍。经笔者梳理后,主要有五点:
首先,作为茶馆(楼)的主理人务必有深厚的茶文化知识与应知应会的技艺,不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盲人牵瞎马。她“视茶为一生的信仰,夙愿为消费者奉一杯健康的茶!”习茶二十年,也是不断学习精进的二十年,现在是国家一级茶艺师、导师、国家高级评茶师、文殊茶里主理人、四川省食品文化研究会茶专委会副主任等。与此同时,她培训了一批具备一定茶文化知识和应知应会技艺的茶艺师团队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其次,严把茶叶进货渠道,确保名优质量。为了保证茶品优质、可靠,主要通过在茶叶名优产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茶叶公司进货,进货时还全程参与供货方制茶、检测过程,目前的茶品货源主要来自云南、贵州习水的古树茶和雅安蒙顶山茶区,这些产地都是她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后确定的。消费者反映:“‘文殊茶里’的茶品质量信得过、质价相符,先后荣获第十二届四川国际茶博会“消费者喜爱特色茶馆”、“四川省蒙顶山茶科技示范中心”、“四川省蒙顶山茶科普推广大使”和四川省茶文化协会理事单位、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文新学社活动总部等殊荣。
第三,举办公益的品茗活动,让消费者掌握应知应会的茶文化知识。不定期地举办公益讲座,平均每个月不少于两次,茶馆主理人或邀请茶文化专家、茶业老板、资深茶友宣讲茶文化知识;讲解红、绿、黑、白、青、黄六大茶类及花茶的性能特别是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强调“茶分阴阳,有五气、五味之实。体寒与体热的人应分别对应,根据四季变化,寒凉平温热对应喝茶”;传播“正确的喝茶养生,错误的喝茶伤身”理念;六类茶的色、香、味、形与识别方法;推介名优茶品;介绍科学泡茶、健康饮茶的技艺等。
第四,尽其所能为茶友奉一杯健康的茶。一是茶艺师根据消费者的爱好提出茶品建议并介绍该茶品的性能与特色等,最终尊重消费者自己的选择;二是特别备货贵州习水等地的仙源红古树红茶,习水双龙的千余年古茶树至今枝繁叶茂,专家研究,其主要是它有“长寿基因”、生存环境生态友好,不管野生还是人工驯化都能存活几百上千年,客观事实告诉我们古茶树具备多种未知的抗病虫害“基因”,如植物多种酶的激活性剂——矿物质锰Mn与微量元素矿物质锌的含量高;古茶树一般都是野放的,天然无公害等。三是想茶友所想、务茶友所需,在待茶的过程中先后调制出多款个性需求的独门特色茶品,为确保小众消费者喜欢的几个煮茶品的口感不变,茶馆主理人每天都要提前到场品鉴调制,受到他们的特别欢迎。
最后,分享“外婆茶”的故事——实操泡茶感悟。她儿时口渴经常喝外婆的“加班”盖碗茶,一口下去又苦又涩,难以下咽,但闻到那一抹茉莉花香又特别地愉悦。有一次,“么师”(掺茶师)刚好注水到盖碗里,为了茶汤凉得更快,就用盖子把茶汤舀一部分出来,一喝下去即涌出甘甜的滋味,这是第一次喝到不苦不涩的茶汤,从那一刻悟到:注完水马上出汤的口感和浸泡时间长的口感是不一样的。通过反复尝试知道泡茶:茶和水的比例、出汤时间、温度,都会给茶汤带来不同的滋味。于是,便把这杯茶称为“外婆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