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撒马尔罕中心医院的走廊上,
"琳琳"的死亡报告单
被递到我手中——
「脑膜炎」,难以解释这个花季女孩那时还在晚会上光彩夺目。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突然响起,屏幕上显示来电人:"琳琳"。
「陈姐,对不起,我最后还是没能摆脱那个诅咒......」
01
一月底的北京,寒风凛冽。央视大楼在夜色中熠熠生辉,《四海同春》全球华侨华人春节大联欢的彩排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后台的化妆间里,我看着"琳琳"对着镜子仔细整理着她那件鎏金色的演出服,心中涌起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安。
她今天似乎和平常不太一样,脸色略显苍白,眼神也不似往常那般清亮。
「"琳琳",你觉得身体不舒服吗?」我走上前,轻声问道。
「没事的,陈姐。」"琳琳"转过头,朝我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可能是这几天太忙了,没休息好。等这场演出结束,我就好好睡一觉。」
作为她的经纪人,我早已习惯了"琳琳"的敬业。自从去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后,她就一直在学业和演艺事业之间努力平衡。
天生的好嗓子让她频频受邀参加各大晚会,而她出色的语言天赋——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又精通英语和俄语,更是让她成为中乌文化交流的一张亮丽名片。
「那要不要准备些红糖水?」我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真的不用了,陈姐。」"琳琳"站起身,突然伸手扶了一下化妆台,「我去把这个节目串联单拿给王导看一下。」
我连忙扶住她,却发现她的手冰凉刺骨。正要说什么,化妆间的门突然被推开,是来通知候场的场务。
「"琳琳"老师,还有十分钟就到您了。」
「好的,马上就来。」"琳琳"迅速站直身子,仿佛刚才的异样从未发生过。
她从包里取出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笔记本,快速翻了几页,又郑重其事地放了回去。
那是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笔记本,深蓝色的封皮上有些磨损,若不是那一刻"琳琳"的动作格外郑重,我大概不会注意到。
但正是那个不经意的瞬间,后来成为了我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晚中,最挥之不去的画面。
「陈姐,」"琳琳"突然回过头,眼神认真地看着我,「如果……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一定要保管好这个本子。答应我,好吗?」
我愣住了,不明白她为什么会突然说出这样的话。但还没等我追问,她已经快步走出了化妆间。
舞台上的追光灯亮起,"琳琳"优美的歌声随即响起。那是一首改编的民谣《月牙湾》,她用独特的嗓音将中亚的悠远与中国的婉转完美融合。
然而就在最后一个高音时,我分明看见她的身形微微晃了一下。
「"琳琳"!」我快步冲到舞台侧翼。
「我没事。」她对着我做了个手势,脸上依然挂着完美的笑容,「就是有点头晕。」
那时的我们谁都没有想到,这竟是她最后一次站在央视的舞台上。而那个神秘的笔记本,也将把我卷入一个远比想象更离奇的故事中。
02
节目结束后,"琳琳"没有参加原定的庆功宴,说要回酒店休息。我送她上车时,北京的夜空突然飘起了雪花。
她靠在车窗上,望着纷纷扬扬的雪景,喃喃自语道:「真美啊,就像那年在紫禁城里看到的一样。」
「在紫禁城?你什么时候去过?」我有些疑惑,印象中她来中国后还没去过故宫。
"琳琳"却像是没听见我的问题,只是出神地看着窗外。车内的暖气开得很足,但她还是紧了紧身上的羽绒服,修长的手指在笔记本的封面上来回摩挲。
「陈姐,你相信前世吗?」她突然问道。
「怎么突然问这个?」
「我最近总做一个梦。」"琳琳"的声音很轻,「梦见自己站在一个很大的宫殿里,身边有很多穿着华服的人。我在唱歌,他们在听。但那不是现代的歌,是一种……一种很悲伤的调子。」
我正想说什么,她又自顾自地说下去:「最奇怪的是,我能听懂那些古老的词句,就像它们本就存在于我的记忆里一样。」
可能是因为你最近太累了。」我试图安慰她,「等这段时间忙完,你好好休息一下。」
"琳琳"点点头,却又突然握住我的手:「陈姐,你知道吗?在乌兹,我们有一种很特别的信仰。苏菲派的大师们说,有些灵魂生来就带着使命,要完成前世未完的心愿。」
我看着她认真的眼神,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这个平日里阳光开朗的女孩,今天的言行举止都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怪异。
「对了,」她从包里取出笔记本,「这个送给你保管。等到……等到需要的时候,你就会知道该怎么做了。」
「什么叫需要的时候?」我接过本子,却感觉它出奇的沉重。
「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休息了。」"琳琳"避开了我的问题,推开车门下了车。雪花飘落在她乌黑的长发上,很快就化成了水珠。她的背影在暖黄色的路灯下显得格外单薄。
「等等!」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后天你不是还要去上课吗?要我去接你吗?」
「不用了。」她回过头,露出了这晚最后一个微笑,「陈姐,谢谢你这些年的照顾。如果……如果有一天你想知道真相,就去找乌兹撒马尔罕的阿齐兹大师。」
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活着的"琳琳"。
两天后,一个雪夜的凌晨,我接到了来自乌兹的电话。"琳琳"在回国后突发急症,正在抢救。等我匆忙订到机票赶到当地医院时,迎接我的却是一张死亡通知书。
那个夜晚,我独自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翻开了"琳琳"留给我的笔记本。扉页上是一行古老的波斯文字,下面是她工整的中文翻译:
「当紫禁的钟声再次响起,尘封的咏叹终将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