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国防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张晓刚大校就菲律宾与美国合作部署中程导弹一事发表了回应。

他指出,菲律宾的这种行为无异于“开门揖盗、为虎作伥”,不仅对地区安全造成威胁,也在历史事实面前显得相当荒谬。

同时张晓刚大校拿出三大条约,给菲律宾领土定调了。

张大校明确表示,菲律宾的领土范围是由1898年的《巴黎条约》、1930年的《美英条约》等一系列国际条约所确定的。

在这些条约里,并没有包括南沙群岛和黄岩岛。所以,菲律宾声称的这些区域属于其领土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

事实上,早在2015年,王毅外长在东盟会议上就曾详细解释过这三个重要条约,明确指出菲律宾西部领土的界限为东经118度线,而争议地区则在此线以西。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尽管历史证据确凿,但菲律宾仍在上世纪70年代通过军事手段占领了中国的八个岛礁,这就是所谓“中菲争议”的开端。

面对中国抛出的铁证,小马科斯政府不免感到尴尬,菲律宾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指出根据这些条约,菲律宾实际领土应退至东经118度以东,这无疑让菲律宾自诩的“领土”概念变得站不住脚。


至于菲律宾所谓的“引狼入室”,就是指他们试图借助外国势力,尤其是美国的支持,以巩固其对南海部分地区的非法占领。这种做法不仅激化了南海局势,更直接危害到了中国的国家安全。特别是菲律宾引入的“堤丰”武器系统,其实对南海的稳定构成了潜在威胁。

面对如此境况,小马科斯倒是打出一张看似“友好”的牌:如果中国停止所谓的“挑衅”行动,他们就会从吕宋岛撤走这些导弹系统。

然而,中国方面却非常清楚,菲律宾将中导问题与南海争端挂钩,实际上是在玩一场危险的游戏。张晓刚大校甚至提醒小马科斯,不要忘记古巴导弹危机的教训:当年的美苏对峙险些酿成核战争,这绝不是可以轻视的历史事件。

中国一贯主张和平,希望保持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在原则问题上退让。如果菲律宾持续挑衅,当中国决定“勿谓言之不预”的时候,后果恐怕会超出菲律宾的承受能力。

最后,即便是菲律宾手中的“堤丰”武器系统,张大校的态度也是不以为然的。

毕竟,“堤丰”所发射的“标准”系列和“战斧”巡航导弹虽然各有特点,但作为常规武器,并不足以让中国感到有威胁。在整体实力对比上,试图凭借一款武器与中国对抗,实在是幼稚而不自量力。


与此同时,在菲律宾国内,马科斯对莎拉的弹劾行动受到了重大挫折,同时还受到了杜特尔特的反击。

在菲律宾参议院暂停了莎拉弹劾案的处理后,杜特尔特迅速对马科斯的表弟、菲众议长罗穆亚尔德斯提起了举报,指控他挪用巨额国家预算来拉拢议员支持弹劾提案。这一反击可谓是又准又狠,直击马科斯阵营的软肋。

如果罗穆亚尔德斯真的面临司法指控,甚至被捕入狱,那么对马科斯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这不仅会动摇他的执政基础,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政治危机。毕竟,腐败问题一直是公众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任何与此相关的丑闻都可能引发民众的强烈反感。

与此同时,前总统杜特尔特在公开场合的言论也颇具玩味。他声称准备“杀掉”一些参议员来确保自己所在政党在中期选举中的胜利。虽然这话听起来有些极端,但也不难看出他对于政治斗争的决绝态度。

杜特尔特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强硬派人物,他在任期间发起的“禁毒战争”就充满了铁腕风格。如今,他显然是将这种风格延续到了政治斗争中。


老马科斯曾担任菲律宾总统长达20年,但最终因腐败问题被推翻。这段历史对于菲律宾民众来说无疑是刻骨铭心的,杜特尔特此举无疑是在提醒他们,要警惕历史重演。

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马科斯政府显然已经处于了极为被动的地位。内部政治斗争的激化以及南海问题的复杂性都让他头疼不已。

如果杜特尔特家族的贪腐指控属实,那么马科斯对政局的控制力将受到严重质疑。这种情况对于即将面临中期选举的马科斯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南海问题上,马科斯原本寄希望于美国的支持来对抗中国。然而从近期国际局势来看美国的承诺并不可靠。

这让马科斯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变得更加尴尬和脆弱,也让菲律宾民众对他的领导能力产生了更大的质疑,如果马科斯不能妥善应对这些挑战,那么菲律宾政坛的博弈天平很可能会向杜特尔特一方倾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