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参考权威资料,并结合个人见解撰写而成,详细信息来源将在文章末尾进行说明。
引言
全红婵,被誉为史上最年轻的三冠王。
她的实力得到了“跳水皇后”郭晶晶的高度认可。
尽管年纪轻轻,她已创下跳水领域的新纪录。
她的故事激励了许多年轻人,成为了他们的楷模。
而在2月17日,又有喜讯传来。
年仅17岁的她,将获得每月6000元的终身保障金。
正值青春年华,她的“退休金”已经得到了保障。
真是出类拔萃。
那么,这份保障金是由谁提供的?是否只有全红婵一人获得?
17岁的全红婵荣获终身保障金,春节过后似乎长高了。
2月17日,中国体操协会发文宣布。
优秀运动员终身保障公益项目的保单发放仪式正式启动。
获得终身保障的运动员。
满60岁后,每月可领取6000元保障金。
终身保障项目的首批受益者已经揭晓。
包括跳水史上最年轻的三冠王全红婵。
她的成长历程,无疑是一段励志的故事。
除了她,还有陈芋汐、邹敬园、刘洋等20多位运动员。
他们是亲临现场参与仪式的一批。
还有那些在巴黎奥运会上获得奖牌的130名中国运动员。
据统计,其中包含60位冠军,44位亚军和26位季军。
这些奥运英雄都是首批被保险的对象。
根据发放标准。
金牌得主每月6000元。
银牌得主每月5000元。
铜牌得主每月4000元。
太平洋保险和中体产业集团参与了这一保障项目。
也就是说,在三年后的洛杉矶奥运会上。
获得奖牌的奥运健儿都将被纳入保障范围。
这个保障项目是由安踏集团牵头发起的。
安踏自涉足体育事业以来。
一直以实际行动支持奥运健儿的发展。
安踏已累计为28支国家队提供奥运装备。
设计了举重鞋,耐磨性是普通材料的2.5倍。
能够承受1吨的重量。
亚冬会的短道速滑队,穿着的是安踏的“风暴甲”。
这款服装融合了科技感和轻便性。
安踏旗下的运动装备助力运动员登上领奖台。
现在,让我们将目光转向颁发仪式现场。
现场中,每位奥运健儿都有一个对应的颁奖人。
运动员们的到来,让现场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春节过后,全红婵似乎长高了一些。
距离追上陈芋汐的身高已经不远了。
镜头下的她,脸蛋圆润。
不知是否是因为春节期间家中的美食太过丰盛。
她依旧是个孩子,尤其是被两位成年人左右包围时。
显得有些害羞。
除了体操队,还有羽毛球队的王昶、梁伟铿和黄雅琼。
而未到现场的乒乓球队、游泳队等运动员。
将根据运动员的安排完成发放仪式。
在这些运动员中,全红婵是年龄最小的奥运奖牌得主。
她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
才17岁,就有人开始回顾她的励志人生。
全红婵,勇敢面对挑战
全红婵,14岁一战成名。
5次跳水,3次满分,总分高达466.2分。
刷新了奥运会该项目的历史最高分。
从此,她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下迅速走红。
也赢得了外国媒体的高度赞誉。
并拉着她和陈芋汐一起合影留念。
但实际上,无论外界给予她多少头衔。
她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
东京奥运会夺冠后,主持人问她被教练举起时的感受。
她坦诚地表达了内心的真实感受。
觉得胳肢窝好痛。
去年,她在巴黎奥运会的10米跳台上。
荣获金牌,打破了跳水名将伏明霞的纪录。
在17岁那年,成为中国奥运史上最年轻的三金王。
她的成功确实令人钦佩。
但一路走来,她也在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她出生在跳水的摇篮,广东湛江。
最初接触跳水时。
年幼的她也会感受到恐惧。
尤其是站在10米高的跳台上。
尤其是,训练中间隔了一两天没有跳水。
再次站在10米跳台上,心中自然会产生一种畏惧,害怕摔跤。
因此,她尽量每天都练习10米跳台。
外界看来,她似乎是天赋异禀的选手。
只有她自己明白,夺冠之路需要付出多少汗水。
她读小学一年级时,就被教练选中进入体校训练。
从那时起,她开始了长时间的集体生活。
身边没有父母的陪伴,没有兄弟姐妹的相随。
可以想象,她度过最初的适应期和磨合期是多么不易。
后来,她凭借自己的努力被选中参加东京奥运会。
2020年,她首次代表广东队出战。
正好哥哥也在上海。
哥哥想去看看她,就骑着电动车,坐一程渡船去看望妹妹。
到了之后,发现即使是亲兄妹,也不能随意见面。
兄妹俩只好隔着酒店的门进行视频聊天。
虽然在选拔赛的第二场中。
她只获得了第五名。
但妈妈安慰她,这点挫折不算什么。
她想起妈妈之前的遭遇,确实觉得自己经历的不算什么。
大约在4-5年前,她的妈妈遭遇了一场车祸。
肋骨被撞断了几根,住了很长时间的医院。
总体来说,恢复得并不理想。
每当想起这件事,她心中都充满了难过。
但努力比赛,取得好成绩,让妈妈过上更好的生活。
已经成为她心中的坚定信念。
在巴黎奥运周期,她进入了发育阶段。
身高增长了7厘米,体重增加了7公斤。
众所周知,这些变化给身体控制和动作完成度带来了挑战。
导致她必须增加体能和力量训练。
正是因为经历了发育阶段,她才深刻体会到陈芋汐备战东京奥运会的艰辛。
好在她克服了难关,并成为了史上最年轻的三金王。
而她,宠辱不惊。
在被认为“天才少女”的时候。
她会说,“我不是你们说的天才,这些都是一遍一遍练习出来的。”
她的成名之路,既有鲜花也有荆棘。
遇到困难就迎难而上,收获鲜花和掌声时不骄不躁。
可以说既励志又清醒。
就是这么一个真性情、有实力的女孩。
在获得多方关注后,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未能尽地主之谊引发争议
2014年,是教练陈华明引领她走进跳水的世界。
进入体校两年后,由教练郭艺指导她训练。
了解到她出色的弹跳力后。
郭艺认为她是个可造之材。
对她的训练要求严格,强度大。
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水花都要得到精心指导。
教练将自己的所有经验都传授给了她。
还会在她心态变化时帮助她调整。
也帮助她录制视频,让她凭借出色的技术和动作提前进入省队。
即使她有了更专业的教练指导。
她和郭艺仍然保持联系。
郭艺会关心她的生活和训练情况。
而且现在郭艺还指导全红婵的弟弟参加跳水训练。
巴黎奥运会结束后,郭艺还去看望了她。
她也会在休息时回到母校看望老师和其他队员。
不过郭艺带徒弟到北京。
但全红婵没有陪他们,款待一下他们引起了争议。
有些人认为,招待教练,尽地主之谊是一种感恩的表现。
毕竟全红婵是教练一手培养起来的。
也有网友理解全红婵的做法。
毕竟她是运动员,需要遵守队内的规章制度。
不一定能随意出来和别人接触。
相信她也很想陪伴教练,但运动员的身份比较特殊。
没有允许肯定不能出去。
结语
年仅17岁的全红婵就获得了终身保障金。
看到她一步步克服面临的困难。
并且在跳水的道路上越走越稳,我们感到非常欣慰。
感谢安踏的终身保障公益项目。
让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们得到了保障。
相信我国的奥运健儿们会在赛场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的过程、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本文旨在传播社会正能量,不含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信源①——2024-08-09——澎湃新闻——史上最年轻的“三金王”全红婵:成为冠军的秘诀只有一个字
信源②——2025-02-17——山西经济日报——全红婵等130位奥运健儿获公益项目终身保障:60岁后每月可领4000元到6000元
信源③——2024-08-19——光明网——全红婵回应“痛苦发育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