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表侄跟我微信上说,自己定正科了,问我有啥发展建议给他没有。

我说,你在部属高校,走到正科本身就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表侄30岁之前解决了正科。

过年返乡的时候,镇上说请在外面工作的高学历人才一起坐坐,聊一聊。请了区里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主任来,还有乡镇的书记、镇长一起。在当地一个打造的文旅网红村的咖啡厅,看起来氛围并不严肃。

三个正科级,人才办主任双鬓微白,五十往上了。书记四十五六的样子,镇长年轻一些,看样子也奔着四十去了。聊了聊人才政策,当地的发展,后面剩下的时间就是在尬聊了。我问了问人才办主任,区里最年轻的科级干部有多大。他说这几年提拔的年轻干部不少,要是副科级,二十五六的也是有的。正科级就得三十出头了,还是凤毛麟角。

我说我表侄在高校,研究生毕业去的,到现在四五年时间,解决正科了。跟他同一批的也基本都解决了。要是真当初来了地方,哪怕是选调生呢,现在估计还是要在副科级的位置上兜兜转转。

不过,双方的工作内容和性质毕竟不一样。高校可以视作是一个封闭运行的小社会空间,在高校里面,虽然也有所谓的行政级别,但毕竟流动有限。比如我表侄这种情况,虽然是正科了,但很长一段时间,也只是在不同的学院流动,一直到哪个位置空缺了能递补上去,成为副处级干部,主持一下某个学院的学生工作之类的,这基本上就是工作常态了。高校能够出去的,不多。只有少数干部能够通过到地方交流任职或者一些机制转到地方。

毕竟跟学生天天打交道,和放在地方上去从事事务工作,有着本质的区别。工作各自虽然都有难度,但我依然觉得难度不是一个维度。

说回到这个问题,其实工作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选择。比如自己选择想要生活轻松一些,能够有一定的假期去陪陪家人孩子,那么高校的工作自然可以提供这方面的优势。但是如果有些政治野心,那估计高校很难满足这方面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