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根据真实案例改编,部分情节来源于网络,情节有润色;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仅为配合写作效果;部分人名为化名;请感性阅读,理性看待。
晚饭时分,李秋林一家围坐在餐桌旁,李秋林夹了一筷子红烧肉,笑着对弟弟李春林说:“春林,你嫂子做的这红烧肉是越来越地道了,快尝尝!”
李春林笑着应和:“嗯,香!哥,你们明天不是要去大舅哥家贺寿吗?准备什么时候出发?”
李秋林扒拉一口米饭,说:“是啊,明天我们一家都去。我寻思着吃完早饭就出发,早点过去帮忙,还能避开高峰期。”
李秋林儿子李华也开口道:“对,我开车,咱们早点出发。”
李春林点点头,看向李华,关切地说:“小华,你这大舅姥爷家住得可不近,开车得好几个小时吧?明天又是周末,路上车肯定多,你可得千万注意安全。”
李华笑了笑,说:“叔,您放心,我开车稳着呢。”
李春林放下筷子,语气严肃一些:“小华,你可别大意!叔不是吓唬你,这节假日出行的车特别多,新闻上也经常有因为超速,疲劳驾驶或者其他因素导致车祸的,你还年轻,更要多当心。再说,你爸妈年纪也大了,经不起吓。”
李华认真地点了点头:“嗯,我知道了,叔,爸,妈,你们放心,我一定小心驾驶,不抢道,不超速,累了就进服务区休息。安全第一。”
李春林这才舒了一口气,笑着说:“这就对了嘛。安全到家了,给叔发个信息。”
“好嘞,叔!”李华爽快地答应。
第二天一早,李秋林一家吃过早饭,李华开着车,一路沿着高速公路疾驰。起初路况还算顺畅,可进入泉南高速路段后,车辆逐渐多了起来。
李华放慢车速,随着车流缓缓前行。车内,李秋林和妻子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家常,气氛轻松愉快。
前方车流突然慢了下来,原本还算流畅的车速骤然降低。李华下意识地踩了一脚刹车,可前方一辆满载货物的大货车却突然停下来,几乎是毫无征兆地停在李华的车前。
李华心头一惊,连忙将刹车踩到底。然而,由于距离太近,惯性太大,李华的车还是重重地撞上前方大货车的尾部。
还没等李华反应过来,只听“砰”的一声巨响,一股巨大的冲击力从车尾传来。李华的车被后方一辆同样来不及刹车的大货车狠狠地追尾了。
两辆大货车,一前一后,像两座大山一样,将李华的车死死地夹在中间。巨大的挤压力量瞬间让车辆严重变形,车头和车尾扭曲成一团废铁,车窗玻璃碎裂成渣,散落一地。
车内,李秋林、妻子和李华在这突如其来的猛烈撞击中,瞬间失去意识。安全气囊虽然全部弹出,但在两辆大货车的双重夹击下,根本无法抵挡如此强大的冲击力。
车厢内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焦糊味和血腥味。原本还算宽敞的车内空间,此刻变得扭曲狭窄,彻底成了一座金属坟墓。
很快,交警和救援人员赶到了事故现场。
眼前的一幕让经验丰富的交警也倒吸一口凉气。
交警立即上前查看情况,透过破碎的车窗,他们看到驾驶座上,一个年轻男子被卡在方向盘和仪表盘之间,头部严重受伤,鲜血染红安全气囊。后排座位上,一对中年夫妇也被变形的车体紧紧困住,一动不动,生死不明。
“快!救人!”交警立刻指挥救援人员展开营救。
救援人员动用液压钳、扩张器等专业设备,小心翼翼地切割、破拆变形的车体。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救援过程异常艰难,因为车辆变形严重,很多地方根本无从下手。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紧张营救,救援人员终于将扭曲的车门打开。交警和医护人员立即上前查看车内三人的情况。
然而,不幸的是,经过医护人员的仔细检查,确认车内驾驶员李华,以及后座的李秋林夫妇,都已经没有生命体征。医护人员初步判断,三人均因遭受严重的、多发性的重型颅脑损伤,以及胸腔脏器破裂,当场死亡。
交警在勘察现场、拍照取证的同时,在驾驶员李华的身上找到一本驾驶证。
根据驾驶证上的信息,交警尝试着联系李华的家人。几经周折,交警终于联系上李华的叔叔李春林。
接到交警的电话后,李春林如遭雷击,他强忍着悲痛,连夜赶往事故发生地。
在事故处理中心,李春林见到哥哥一家三口的遗体,悲痛欲绝。他怎么也无法相信,昨天还活生生的人,今天就阴阳两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