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3月的最后一天晚上,大将徐海东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久久无法入眠,他想起了许多往事,想到中共八大时,他被选为中央委员,后来中央每次开会,毛主席总会询问:“海东同志来了吗?”
难道这一次,毛主席真的忘了自己吗?徐海东的心,仿佛要碎了一样。
毛主席怎么可能会忘了徐海东呢?毛主席永远都不会忘记,在1935年10月,在中央红军最困难的时候,在他最为束手无策的时候,是徐海东送来了5000元,解了中央红军的燃眉之急,拯救了中央红军。
别人都说徐海东是猛兽“老虎”,意为可怕,可在毛主席这里,徐海东那简直是可爱,是自己的爱将,他从来只会让人敌人害怕,而对革命事业,是完成忠诚的。
就在徐海东那个不能安眠的夜里,他不知道的是,总理周恩来与此同时,在人民大会堂也召开了一次紧急的会议。
而这次的紧急会议,也是专门为徐海东所开,这是毛主席的指示。
九大召开前,毛主席特地审阅了前来参加会议的代表名单,他看到了一个叫“肖力”的人,有些熟悉,就问是谁?
从工作人员口中得知,肖力正是自己的女儿李讷,毛主席听后脸色一变,直接将肖力的名字给划掉了,有人提出问题:“主席,您圈去了李讷,就少了一名代表,去补选也来不及啊。”
毛主席头也没抬,问:“我看警卫团的战士们日夜站岗,放哨,很是辛苦,能不能从他们中补选一个呢?”
就这样,时任警卫团一中队的副区队长耿文喜代替李讷,成为了九大的代表。
而在这份名单中,毛主席仔细又看了看,却发现没有徐海东的名字,这一次,他是彻底的生气了,但毛主席并没有直说,而是脸色一沉,说了一句话:“一人向隅,举座为之不欢。”
“一人向隅,举座不欢”,原句出自于汉代刘向的《说苑·贵德》,它的意思是,一个人因为不快乐或者伤心而面向墙角哭泣,整个屋子里的人都会因此而不高兴。
在中国传统的语言交流中,这句话常常形容一个人的不快会影响到整个集体的情绪氛围,毛主席说这话的意思就是,如果徐海东不来,我很不高兴,大家都不高兴。
最懂毛主席的,当然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他听到毛主席的话,就明白了主席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因此,就在九大召开的前一夜,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召见了很多人,其主要说的事,就是将徐海东列为九大的代表,乃至主席团成员。
在那个特殊的时期里,尽管徐海东战功赫赫,但还是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徐海东的身上有问题。”
周恩来一听,皱了皱眉毛说:“徐海东参加九大,是毛主席提议的,至于你说的关于徐海东的问题,留待以后再搞清楚,我们都知道,毛主席讲过,徐海东是一个对革命有大功的人。”
毛主席说徐海东对革命有大功,指的就是当年徐海东给中央红军送钱一事。
周恩来的话音落后,有人便开口说:“同意。”接着,大多数人都表示同意。
1969年4月1日上午,正在医院休养的徐海东,突然看到有两个穿着军装的人闯到了自己的病房,这两人也没有寒暄,直接问:“你能出席今天的开幕会吗?”
徐海东当然知道今天是九大的开幕式,只是他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来通知自己。
其中一人似乎看出了徐海东的不解,他说:“这是毛主席提议的。”
徐海东听到是毛主席点名要自己去参加九大的开幕式,他当即泪流满面,说:“主席提我名,身体再不行,就是死,我也要去。”
在夫人周东屏的帮助下,徐海东穿好了衣服,刮掉了胡子,带上氧气袋,直奔大会开幕现场。
当天下午大会开会,毛主席在众人的掌声中,缓缓走上了主席台,他刚坐下,就抬起头四面看,忽然,毛主席问道:“徐海东同志来了吗?”
已经到会场的徐海东尤其激动,他赶忙回答:“到了,主席,我到了。”
毛主席看到徐海东,笑了笑,顿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这一次的九大会议上,徐海东再次当选为了中央委员。
而在之后的投票环节时,徐海东将王震喊了过来,说道:“王老弟,我非常信任你,因为我病重走不动,请你代我投票。”
王震对徐海东很是敬重,他说:“徐大哥,我一定照办。”这次参加九大会议,也成为了徐海东人生中最后一次对着这么多人,公开的露面。
1969年10月,徐海东被强行疏散到了河南郑州,他住进了一所潮湿,阴暗的房子,由于徐海东身体本来就不好,在这样的环境下,没有好的医疗,他的身体进一步恶化,直到1970年3月,徐海东最终因病去世,享年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