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战区》网站援引美国海军的公开消息,表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AH-1Z“蝰蛇”武装直升机,首次成功测试了新型远程小直径精确制导弹药。
而这款弹药的最大射程能够达到150海里,也就是277公里左右的水平,将会用于未来在太平洋地区和中国的对抗。
目前美军将这款新型小直径精确制导弹药,称呼为精确攻击导弹 ,即PASM。
从美军发布的照片上来看,这款精确攻击导弹采用“X”型尾舵,最前端的橙色罩子遮挡的,应该是其复合光电导引头,导引头下方有明显的进气口/折叠滑翔翼,意味着其很有可能是一款小型巡航制导弹药。
再加上最近美军喜欢搞隐身导弹,所以很有可能是一款小型隐身巡航导弹,又或者是小型隐身远程巡飞弹。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这款美军热捧的精确攻击导弹,并不是直接挂载在AH-1Z“蝰蛇”武装直升机的直升机短翼下方的,中间还有一个过渡挂架。
并且,这个过渡挂架,很明显本身也有一定的红外搜索/瞄准能力。这应该是专门为美军武装直升机配发的新型整合式红外挂架,就和军援给乌克兰F-16战斗机上PIDS+吊舱类似,所以,应该也还拥有一定的导弹预警和电子干扰能力。
就是不知道,这款新型整合式红外挂架,是专门为这款精确攻击导弹配发的,还是一款独立研发的装备。
在美国海军陆战队预想的西太平洋对中国的作战行动中,自己非常需要独属于自己的远程精确制导火力,以避免美国空军和美国海军因为被解放军严重压制,导致自己得不到远程精确制导火力的支援。
而因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战时在西太平洋海域,基本上没有像样的中大型军事基地可以使用。所以,在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设想之中,能够垂直起降的F-35B隐身战斗机和各种武装直升机,将会是自己仅次于“海马斯”最重要的支援火力,这也是这款精确攻击导弹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AH-1Z“蝰蛇”武装直升机本身就是一款轻型武装直升机。所以,参照来看,这款精确攻击导弹的正面投影面积也不算大。
如果射程真的能够达到277公里的水平,就意味着其弹体内部仅能够容纳十几公斤级的战斗部。
一枚常见的155毫米高爆弹,内部装药量为7-9公斤左右。换言之,这款精确攻击导弹的杀伤力,可能就比一枚155毫米高爆弹大一些。如果还要兼顾破甲/钻地需求的话,杀伤力还会进一步降低。
从整体上来看,精确攻击导弹的威胁和最近近年来兴起的低空隐身目标实际上属于同一类。对于这类目标的反制手段,仍然是依靠战区级的全天候警戒和搜索能力。
说白了,也就是依靠各种预警机和预警无人机,进行长时间的覆盖式警戒与侦察。